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科学家已经证明很多不良的心理和情绪是癌症的诱因,比如常年郁郁寡欢,或者容易动怒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就比较高。对于老年人来说,有些不良的心理状态还会导致阿尔兹海默症。因此,我们必须要多多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避免他们出现心理问题,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
老年人常见的不良心理状态
1. 冷落心理
有的老年人退休后,觉得失去了工作,失去了权力,说话不管用了,生活中没有了迎来送往的热闹,觉得不能再在职权的舞台上有所表现,心里便会产生萧条冷落之感。这种失落的心理缠缠绕绕,挥之不去,如同被人抛弃后那种难受。
2、自卑心理
有的老年人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从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可表现为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不爱交际,独处的时候常常会长吁短叹。面对时代和生活,往往感到自己已经落伍了。缺乏生活热情,更无创造力和事业心可言;生活简单随便,常有等死念头。
3、怀旧心理
老年人有许多心理,留恋过去,沉缅于对往事的回忆中,显得多愁善感。有过多坎坷经历的老年人,其思绪会集中于过去艰辛的生活,睹物思人,愁绪满肠,忧心忡忡。
4、孤独心理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
5、偏执心理
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想以自己为中心,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生活中越来越容易感情用事,言行中理智成分越来越少,容易曲解他人的好意。听不进别人的意见,遇事不冷静,一触即发。中医学认为“怒伤肝”。
人在发怒的时候,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这样一来对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极为不利,很容易诱发高血压危象、脑卒中、心肌梗死或是猝死。
6、忧思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