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整理,我都习惯先从衣橱开始。
从最初300+件衣物,不断精简,到现在服饰鞋包,全加起来不到80件。哭着断舍离掉3/4,光是衣服的闲置就卖了2万多块,真不敢细想自己当初到底花了多少冤枉钱。
总之经过这一波衣橱大换血,我彻底悟了。
实现无需换季的高效衣橱,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穿搭体系。最快乐的是,不必每天面对拥挤的衣柜,纠结到底要穿哪一件
系统的衣橱管理
你知道自己拥有多少衣服吗?哪几种颜色最多?哪些衣服穿着频次很低?
比整理衣橱更重要的是管理衣橱。来试着站在更宏观的视角,对衣橱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
如果你之前从未做过系统性的整理,这一步强烈建议把衣柜清空,所有衣物集中到一处,再依次进行盘点,重新认识它们每一件。
断舍离不是必须的一步,但如果你的衣柜已经满满当当,还总感觉没衣服穿,精简一下真的会豁然开朗。
精简
筛选掉已经破旧变形的衣服,以及总是没场合穿,或者瘦了才能穿上的那些。丢弃衣物可能会让你产生深深的自责,但它们在本质上已经和垃圾没有差别了,不如早点告别累赘,再提醒自己下次更谨慎地购买。
分类
排除掉那些不会再穿的衣服,再根据类别进行分类,如上衣、下装、外套等等。可以先不分季节,因为精简之后你可能像我一样,衣橱已经完全不需要换季了。
衣橱体系
上装下装外套连衣裙鞋子包包配饰
T恤牛仔裤大衣靴子斜挎包帽子
针织衫休闲裤风衣帆布鞋双肩包围巾
衬衫短裤夹克运动鞋帆布包腰带
半裙西装单鞋
马甲
我的衣橱体系和具体分类
记录
我试过用表格、思维导图、手机相册等各种方式,将衣橱电子化。虽然短期操作成本较高,但对于长期衣橱管理真的很有帮助。
目前在用T尽简衣橱App,来记录日常搭配。
但如果你的衣服特别多,一件件录入工作量会巨大。其实工具没那么重要,只要能梳理出衣橱的构成,哪怕就写在一张纸上也同样有用。
参考
借助这样系统性的梳理,参考穿着频次定期更新淘汰,让衣橱形成良性循环。也可以从中总结出自己的风格、色彩偏好,作为购物时的依据。如此一来,买错衣服的几率也就大大降低了。
提炼个人风格
当一个女人说自己无衣可穿时,她真正的意思是:这里没有衣服让我成今天本该成为的样子。这句话让我醍醐灌顶。在提炼个人风格时,要充分考虑两方面:你是谁,以及你要成为谁。
前者是真实的自我,后者是你需要扮演的社会角色。有时两者并不完全一致,可以试着分别列举一些关键词。
你是谁
穿衣品味,和家居审美都是共通的道理。相比看各种穿搭教程,向内的观察与思考更有价值,也更不容易被短暂的潮流所捆绑。衣着也是一种自我表达,无需言语就能告诉别人你是谁。
除了审美偏好,还有性格甚至价值观,作为一个聪明的消费者,首先要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买单。去年尝试一年不买新衣服,也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我的择衣标准是什么?
除了要兼顾质量与性价比,稳妥实穿、搭配率高;我还希望它是环境友好的,能够长久穿着,不会轻易过时。
譬如牛仔裤,水洗过程中要消耗巨量的水资源,造成的污染也十分严重,因此选择也更为谨慎。
·你要成为谁
我相信服装会影响人的行为和感受:衣着严谨时,行为上也可能更多展示出专业性;而穿着舒适时,整个人也会随之放松下来。
之前疫情期间在家办公,我发现自己工作效率很低,后来我试着换下睡衣,像平时上班一样衣着工整再坐到桌前,真的会有改善。
总之,服饰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就像是一种咒语,帮助我们表现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