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饮食界“中国创造”的最佳代表,由同样起源中国本土的大豆幻化而成,可谓是自古至今大豆料理的至高演绎。一块平平无奇的豆腐,不仅能变换出各式形态,还能与不同食材搭配出绝妙美味,可谓千变万化,兼容并蓄,仅在方寸之间就藏进了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意涵。
豆腐的起源一直存有争议,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线索可以得知,豆腐源自西汉的安徽地区,发明者或是淮南王刘安(也有学者认为是坊间平民,由于身份地位问题缺失记录)。相传,刘安当年为了炼丹找来八个人,结果丹没炼成却意外得到豆腐,这八个人也被称为“八公”,八公山豆腐的渊源也在此体现,关于这个故事的最早记述出自南北朝时期的《宋拾遗录》。
而在考古学界,一个位于河南密县打虎亭汉墓中的发现成为豆腐起源的另一有力证据,墓葬遗址时间为公元二世纪的东汉时期,里面有制作豆腐的壁画,分别对应着“泡豆、磨豆、滤浆、点浆、镇压成型”五个步骤。由此可知豆腐早在汉代就已经存在。
同样,我们还可以从创造豆腐离不开的原材料(大豆)、工具(石磨)、工艺上推敲。原材料大豆,原产于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一种“民之所食”的口粮。石磨,古称“硙(wei)”,在农耕文明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用来磨碎谷物。大豆与石磨的配合从西汉的《盐铁论》中可略知一二,书中提到的“豆餳”极有可能是豆浆的最早记录。豆浆离豆腐只差“凝固”一步,而在没有“点浆”工艺的早期,基本靠久放豆浆自凝获得。可见,汉代吃到豆腐的确不无可能。
在魏晋南北朝以前,豆腐主要集中在安徽、河南、山东的部分地区,之后才被掌握制作技艺的汉人随同迁移传入周边地区。到唐宋时期,豆腐进入“流量”增长时代,不仅相关记载越来越多,而且传播范围也在扩大,东及华东地区,北到华北地区,南至两广甚至川滇藏地区。豆腐已经为“国民美食”的地位打下夯实基础。
进入元明清时期,豆腐迎来全盛时刻,这不仅体现在相关食谱和制作技艺的文献增多,还体现在豆腐进一步传入东北、西北地区,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文化,至此,豆腐已“遍布神州大地”,可谓家喻户晓。
作为以黄豆为原料,经由浸泡、磨浆、煮浆、滤渣、点浆、塑形、压水等过程创造的豆腐,它不仅在不同的步骤可以衍生出其他豆制品,而且在创造过程中还能分化出不同质地、形态的豆腐,甚至在成为豆腐后还能进而加工造就更丰富的豆腐制品。
可见,整个豆腐大家族的谱系是十分庞杂的。光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点浆成形后的块状豆腐,就有南、北、老、嫩、韧等等之分,它们究竟是不是同一款豆腐呢?这里送你一份宝藏图鉴——“豆腐家族关系一览图”,带你看黄豆是如何完成百变演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