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东北地区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基本由少数民族统治,由汉人发明的豆腐传入时间相对较晚,但自元朝进入后,豆腐也在渐渐深入人心,尤其在满族入关后,整个地区食用豆腐的习惯渐渐得到普及,同时相关菜品也在增多。
不过,说到东北,大多数人能想到的可能就是冻豆腐。因为这片土地入冬后十分寒冷,遵循“万物皆可冻”的地域性食俗,豆腐自然也逃不过被冻的宿命。来自黑龙江的漠河豆腐,或是中国最北的豆腐,在冬天同样拿来冻上。
冻过后豆腐表面网眼如同蜂巢,韧度更高,极具吸水性,用来炖菜、煮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放到白肉血肠炖酸菜中,感受到的不只是暖饱,还有幸福。
西北地区在过去主要以畜牧业为主,与农耕文明的饮食习惯不同,豆腐自然传入的相对晚一些,直到清朝,豆腐才渐渐在西北各地成为主要菜品。
来自陕西的榆林豆腐,算得上本区的一大代表,它的质地虽然柔嫩酥软,但韧性依然十足,吃起来清香甘甜,难怪拥有“清香白玉板”的美誉。
陕西人还创造了豆腐包子,尤以宝鸡的较为出名。当然,除去陕西外,豆腐在宁夏、新疆的表现也颇具当地特色。宁夏人用它和羊肉同,新疆人则用它和鹌鹑蛋油炸后再烧,喷香可口。可见,豆腐的可塑性非常高,难怪它能遍布全国,收获各地食客芳心。
自古以来,豆腐自身的形态和味道一直简单明了,极具亲民属性。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它不仅演化出丰富的豆腐制品,而且在烹饪中也显现出极强的可塑性,已然成为中国意涵和民间至味的代表食物。难怪古有诗人写道:“须知澹泊生涯在,水乳交融味最长。”
本期话题讨论:你最喜欢的豆腐美食是什么?
参考文献:
[1]杨坚,《中国豆腐的起源和发展》,2004.
[2]秦春艳,《历史时期中国豆腐的生产发展与地域空间分布》,2016.
文丨森
图片编辑丨雪哥
百科编辑 琦卜、榛榛
封图丨摄图网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