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也不一定要请客吃饭,只要能聚在一起吃就行。
聚在一起吃,就多少有些“共食”的意思。
所以,即便是吃份饭,吃自助餐,也要聚在一起。
关系好一些的,还要把自己的菜拨给对方,或从别人碗里夹菜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国人不太喜欢分餐制。
尽管许多人都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
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因此不能考虑卫生,也不用顾及身体,要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餐桌上的流行歌曲便是“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打吊针;感情铁,胃出血”。
一个讲义气的人,应该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献出生命连眼睛都不眨一下。
如果连喝醉酒或吃出病来的风险都不敢承担,谁还会相信你敢为友谊而万死不辞呢?

餐具也有讲究,餐具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筷子。两根筷子夹住一块食物,本身就有共食之意义。
所以用筷子给客人夹菜,几乎是宴会上不可或缺的礼仪。
它表示客气,也表示和气,同时也未尝没有把对方紧紧夹住,以防脱落的意思在内。
其实,中国人最早也是用刀叉的,正如中国人最早也是实行分餐制的。
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骨质餐叉,和现在西餐所用之叉在外形上几无差别。
但筷子终于取代了刀叉,共食也终于取代了分餐。有人说,这是因为发明了桌子。
有了桌子,就可以围在一起吃饭,不用像先前那样,每人面前放一张几,各吃各的了。
既然大家都挤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用筷子当然要比用刀叉方便得多。
问题是,发明了桌子,为什么就一定要围在一起吃饭呢?即便围在一起,也可以像西方人那样各吃各的呀!
说白了还是中国人爱共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