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最基本的运作模式是:种子-耕种-收获-留种、留粮-销售等,而在这条看似简单的农业链上,关联着很多的程序,播种、施肥、除草、除虫、收割、打种、销售。于是便涉及到了购买和销售的市场和经济问题。

我国农村传统的农资购买和农产品销售途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村镇里的商铺或者农资超市购买,再卖给下乡收购的商贩,这就使得农民的交易渠道比较狭窄,没有足够的主动权,也没有多大的利益空间。在电子商务遍及商业领域的当今,农资和农产品交易不失为一个巨大的市场!还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利益!农业是立国之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电子商务也应该发挥他巨大的作用。
随着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占全网零售额的占比不断扩大,足见农村地区的经济在电商高速发展下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
互联网+农业的前景趋势
1、新兴技术兴起
由于农产品运输等需要相对较高的技术,目前,新兴技术已经开始介入到农产品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及普及将会赋予农产品电商新的功能,帮助解决农产品上行中遇到的质量、标准和产业化等难题。
2、智能化趋势明显
随着”三网联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移动互联网对新一代电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物流、智能配送、智能仓储.......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也有广泛的应用范围,根据电商的销售数据情况,指导生产规模的规划,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农村可以跟城市社区合作起来,即现在的社区支持农业。一个城市的社区跟一个农村的村庄结成合作伙伴,农村生产的东西直接卖给社区,直接进行价格协商。甚至不是按单个农产品的价格,而是按一年的销售打包,这种形式大大解决了农产品的“难卖”问题。
4、产业端传导
电子商务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拉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形成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以及基于产业链的价值链,是农村电商互利互盈的关键。另一方面,电商产业发展过程中,引入“提前技术投入,完善产业自我保护”的机制,可有效避免市场上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从而减少对产业局面的冲击。

比如现在我们说五常大米真好吃,但是假的太多;阳澄湖的螃蟹很不错,但是假的太多;现在假的‘真货’不断在影响这个产业的发展,不断在影响品牌的发展,此时就需要这样的产业自我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