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黄米面油糕,山西人寓意极好的美食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12-14 山西人   米面   侯马   糜子   莜麦   黄米   米糕   美食   块儿   荞麦   杂粮   山西   主食   鸡肉   寓意   极好   小麦   面粉

山西的地形多样,起伏悬殊,最适合小麦和高粱、玉米、豆类、荞麦、莜麦等杂粮生长。五谷收获后,几乎都是要粉碎碾磨成粉才能食用的,在一万多年前山西下川文化出土的石磨盘证明,山西用面粉加工食物的历史已有万年。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西人分年过节的各种吃食时,一定要按照以往的规矩,炸两盆黄米面的油糕,或是菜馅,或是枣泥馅、红豆馅。这些油糕用来招待春节里来访的亲戚们,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寓意着“年年高”。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油糕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唐代。在山西做油糕,特指是用蒸熟的黄米面,包了馅料之后炸出来的。这种黄米面是用糯黄米磨出的面粉,山西很多地方称糯黄米为大黄米或者软米。糯糜子又称黍,乃是五谷之首。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远古时,燔黍捭豚(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商周时有“角黍”粽;秦汉时,便有了黄米糕;到了唐代,就有了油炸糕。如果让时间倒退到唐朝,你会发现,那时的中国北方的人们吃的主食很少有白面,基本是黄米面(糜子)、小米(谷子)、荞麦、莜麦。尤其是黄米面(糜子),简直是唐朝(含)之前的北中国人最常吃的主食。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其流行程度不比现在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差。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直到今天在我省大同、忻州、吕梁一带,糜子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粮食,可以在五月初五端午节时包粽子,可以做黄米蒸糕,还可以磨成黄米面,做油炸糕。大同人招待贵客时,喜欢做鸡肉蘸糕,这糕就是用黄米面制成。把糜子(黍子)去皮,磨成面粉,用水拌成粉团状,然后在锅里蒸制,再用手揉成块儿状,最后可在糕块儿上面涂点食用油,黄米糕就做好了。客来的时候,把黄糕蘸上肉汤配上肉吃,尤其是用鸡肉蘸黄糕,是最讲究的吃法。有人认为这就是孟浩然诗中说的:“故人具鸡黍”中的鸡黍--鸡肉蘸黄糕。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到了清代时,油糕因其有“寿意”入满汉全席。我省侯马地区有一道油炸糕叫太后泡泡糕,深得慈禧欢心。用人参、党参、黄芪等泡水和面,用玫瑰、青梅、樱桃、核桃仁、白糖等调馅,当包好的油糕入锅之后,便会膨胀开花,故而被称为“泡泡糕”。当年慈禧西逃时,随驾备膳的御厨许德盛半路生病,无法与大队人马继续西行,便留在了山西侯马地区,病好了之后就做起了饮食买卖,后年老体衰时,便在当地找了一忠厚老实之人,将这门手艺传了出去,如今成了侯马地方名吃。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山西人心中,面有着丰富的含义。漫长的黄米面大行其道的时代后,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小麦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主要食物。而对于山西人,面粉的意义是异常丰富的,黄米面、小麦面、莜面、荞面、豆面、玉米面、高粱面……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山西人在食用五谷杂粮方面经验丰富。传统养生学说,五谷能养五脏之真气;现代养生学说,微量元素、优质蛋白来自于粮食。科学证明,一周吃三次米、麦之外的杂粮,有益身体健康。9YZ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 山西人游山西活动启动“七个一百”文旅计划发布
  • 陕西人夏天必吃的几道小吃,各个色香味俱全,出了省就吃不
  • 想吃最地道的糖醋鱼?这就安排
  • 山西5大怪菜,口味独特,味道极佳,你吃过几道?
  • 中国唯一“面食之乡”,吃面究竟有多少花样?
  • 山西十大家常菜,你最喜欢哪一道?
  • 忻县巨商麻全忠
  • 22岁女大学生未婚同居,深夜心梗,医生叹息:现在的孩子不懂
  • 什么牌子的醋质量好?
  • 当代山西人之骄傲——陈永贵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