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的远见还以其他的方式延伸到我们所处的现实中。1989 年,爱泼斯坦主导出版了《读者目录》(The Reader’s Catalog),收录了 4 万本长销书的相关描述、插图和随笔,读者通过一个免费电话号码就可以获得所有书的购买方法。他认为这可以削弱连锁书店和企业出版商的垄断地位。《读者目录》被视为亚马逊的先驱——当合适的技术到来。
贾森·爱泼斯在各个方面改变了我们阅读图书的方式。他于 2022 年 2 月 4 日在纽约的家中去世,享年 93 岁。
范大灿
1934.3-2022.2.21
范大灿是一位杰出的学者、翻译家、教育家。在德国文学史撰写、魏玛古典文学研究、德国文艺美学思想研究方面,他都曾做出开拓性贡献。
1934 年,范大灿出生于山东祁县。1953 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成为院系调整后的首批德语系学生。本来他心中的理想院系是哲学和数学,却阴差阳错被西语系录取。对西语一无所知的范大灿,但出于对德国文学和哲学的喜爱,“自觉自愿”地与德语结下了一生之缘。
范大灿是最早翻译歌德、卢卡契和席勒的一批学者。他对翻译有着在今日看来过于“苛刻”的要求——在他看来,一位好译者不仅要完成手头的工作,还要具备深沉的热爱、广博的学识以及求真知的态度。他与著名诗人、学者冯至合译《审美教育书简》的故事曾传为一段佳话。
80 年代,中国美学热方兴未艾,魏玛古典主义代表作家席勒的名作《审美教育书简》却迟迟没有译本。一个偶然的机会,范大灿听说冯至在抗战时曾译过《审美教育书简》,便以极大的热情,多次向冯至问及,直至旧稿重见天日。在此基础之上,他还进行了细心的校阅和改动,甚至给每一章节撰写了“内容提要”。在这本书面世后的序言里,冯至回顾说,“席勒这部著作的译本得以和关心美学问题的读者见面,主要是由于范大灿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1985 年,从东德访问归来的范大灿写下了《尊百家,求真理》的短文,写道“只要不是自吹或迷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说出最终真理”,呼吁在时代流行的框架之外理解价值多元的德国文学。范大灿主编的《德国文学史》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全面、最权威、学术水平最高的德国文学史。他力图使得每一位德国作家既是一个独立的节点,又在历史的脉络上合为一体,组成一部真正的文学“史”。
在亲笔撰写的第二卷中,他涵盖了莱辛、赫尔德、歌德、席勒等著名作家及其作品,描绘出 18 世纪中叶德国启蒙运动的文学轮廓。范大灿这样解释他编写《德国文学史》的初衷:“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中国需要了解外国,外国也需要了解中国。作为一个研究德国文学的中国人,我觉得我有责任向中国同胞介绍德国文学。”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范大灿一直以低调的躬耕者形象工作,却组成了中国了解世界、破除虚妄不可缺少的力量。学者、译者范大灿于今年 2 月去世,享年 88 岁。
张灏
1936-2022.4.20
张灏是难得一见的贯通古今的思想史学家。
1936 年,张灏出生在福建厦门,此时距离日本全面侵华,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二十世纪,时代的怒海从未平息,动荡成为了他的孪生兄弟。在日后回忆时,张灏如是说:“20 世纪的大动乱,我从记忆中有幸可以体验到,这对我一生治学有决定性的影响。”
1953 年,张灏就读于台湾大学,深受“五四之子”殷海光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1959 年,他负笈美国,就读于哈佛。在哈佛中文图书馆,他看见一张祁连山的雪灌溉山下沙漠的照片,对中国生发出政治上的归宿感。而在 1960 年初的一个寒夜,他读到艾青的长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中国从此成为了张灏一生研究的重点。在哈佛,张灏从五四反传统的框架中走出,接受新儒家、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等等学说的冲击,走入了更为广阔的思想史研究。他将目光对准在 1895 年的中国,称其为“转型时代”。
他的巅峰之作《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便是在书写这一时代。他认为,相比于五四,更应当是在甲午,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们承袭了传统儒家的经世理念,经历了启蒙的洗礼,拥有极为强烈的理想主义意识,但由于缺乏对于人性黑暗面的警惕,导致理想主义泛滥成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