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和评说,总要掺入个人的影子。面对不舍昼夜的江流,悲凉寂寞的古庙,兔走雉飞的荒冢,想到末日英雄,就以为找到了最好的倾诉场所,遇上了知己的倾诉对象,便将一腔感慨喷发出来。我揣摩,怆然泪下的,仰天长叹的,沉思低吟的,说是凭吊末路英雄,莫如说是凭吊自己的灵魂。
进入享殿,当中是西楚霸王的高大神像。抬头仰视,他真的有举鼎之威势,拔山之气概。然而,这威势,这气概,又让人感觉出他的另一面,那么悲凉,那么萧瑟。神像面部,是哭是笑,是悲是乐,是怒是喜,我看不出来,仔细观察,似乎样样都有。他的内心在思索什么,没有人能猜得透吧。
如今的霸王祠很兴旺。悼念建筑物建在山岗上,商业建筑物建在山岗下,越建越多,还大有发展之势。从外地赶来的同胞,从地球那边赶来的异胞,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凤凰山热闹了,乌江镇也热闹了。这得益于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
豪壮与悲壮之气,在渗入过项羽的鲜血的土地上,永不消失地回荡着。
(刊发于2003年4月17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
作者:张雨生
文章来源:摘自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