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俄语的缘分
梦回二中
高中时,曾读过著名诗人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那滚烫的诗句至今仍在我的脑海中回荡。
年纪大了,夜里常常睡不安稳,后半夜爱做梦,梦中经常回到二中校园,在五爱堂的教室里背书或大声念俄语,在三好楼前的操场上散步,在凹形区旧楼朱松奎老师的寝室里开团组织会。五十年前的历历往事,在轻烟飘渺中清晰,又随着轻烟渐渐散去而消逝。好几次在梦中惊醒,梦境竟然是那么相似,每次都是临近期终考试,发现俄语的课文还没有复习完,单词还没有记熟,心中一惊这可怎么是好?醒了。可见俄语已在我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痕。
初中俄语打下基础
小时候,我的一个姨妈从国外回来,带回一些国外的稀奇小物件,有印度的塑料花篮,非洲的小工艺品,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起来,她可能还是与江泽民同年代的地下党战友,因为她也是在金陵加入的党组织,解放后分到外交部工作,在埃及、也门、乌干达等多个国家大使馆任职。也许因为这个原因,使我有了学好外语将来出国的念头,有了那么一点动力。
初中进了“十八初”,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统共只有六个班,实际上是杭州卖鱼桥小学的带帽初中,实实在在是当年大跃进年代的产物。但现在看,卖鱼桥小学已经成了杭州市的一个教育集团,属于优质教育资源而成为众多房产公司售房的卖点。“十八初”还是长征中学的前身,现在长征中学也是一家重点中学了。“十八初”学校虽小,设施也较差,但唐代刘禹锡有一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由于有几个好的教师,在拱墅区的几次统考中都取得好成绩,把正规部队“杭三中”甩在后头。教俄语的女老师是华东师大毕业的沈老师,教学水平不差,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要学好外语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记得俄语的第一次单元考试我就吃了一只鸭子,不及格,给我浇了一头冷水,因为此前还从来没有不及格过。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去,但那时好多同学都来自周边的农村,那时文一路旁边都是农田,茅草丛生,他们大多不爱学俄语,俄语课常常吵翻天,几个调皮的同学一搭一档,怪腔怪调故意把俄语的劳动念成“赖婆鸡”,把过去式念成癞痢婆儿,因为这个女老师的头发比较稀疏,气得老师当场哭泣。活学活用刚学会的俄语好朋友一词,乱点鸳鸯谱,某某和某某是好朋友(俄语),引得全堂哄笑不止,课再也上不下去。
那年头没有义务教育,学生的流失率较高,来自农村的学生陆续辍学去做工挣钱,五十几个人的班级渐渐只剩下三十几个,俄语课堂渐渐安静,让我们能学完全部的课程。应该说,这个老师教得很好,为我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至今仍能很顺口地背诵出一首用俄语写成的儿歌,翻译成中文就是“玉米大,玉米黄,我们坐在玉米上,我们歌唱公社好!”,这很符合当时的社会形势。沈老师还教我们唱一首著名的俄语歌曲“喀秋莎”,至今我和大桩、葛婷等诸多同学都会唱。
1962年7月,高中升学考试填志愿表,我信心满满,不知天高地厚,在重点中学一栏中竟然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通通填上杭二中,一副义无反顾非杭二中不去的势头。这也说明那时的我们有充分的自由,这等升学的大事家长根本不来管我们的事。而今,为了送子女进重点,一掷千金的学区房和择校费,今非昔比啊!
高中时代妙趣横生的俄语
如愿进了杭二中,还进了丁班,说是俄语班中的重点班。当然,我也有自知之明,在这个按时下时髦称呼为“学霸”众多的班级中,可谓众鹤立鸡群,我至多是鸡群中的一个成员,当然,现在所谓的“鸡”有歧义,不雅,但我想这只不过是一个比喻而已。数理化的成绩虽说也不是惨不忍睹,记得在陈德利老师的调教下,数学考试有时也能得到一百多分的成绩,因为碰巧做对了附加题,但是我感到最有底气的还是俄语。由于担心成绩不够,在入学很长的一段的时间内,我没有勇气向亲爱的团支部递交入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