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故事(十五)《春江花月夜》最美的诗,诗仙诗圣只空叹
游子象一片白云缓缓离云,只留下盼归的人站在这离别的青枫浦上不胜忧愁。哪家的游子今晚在坐着小舟漂泊?又有什么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不停地移动月光,应该照着离人的妆台了吧?月光照在相思人的帘上卷不去,照在捣衣砧上拂了又回。

鸿雁长飞光不度
这时同望一轮明月却无处寄相思,都希望随着月光照着心上的人。鸿雁怎么飞都飞不出月光的照耀,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已经春天过半,人还不能回家。江水仿佛将要带着春色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却又要西沉。
西斜的月光慢慢地沉藏进海雾,碣石与潇湘的离人却相距遥遥无期。不知道有几个离人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沉的月亮摇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鱼龙潜跃水成文
这首诗的意境称冠华夏,自它之后,没有人敢以意境称雄,而且写尽了美好的事物——春、江、花、月、夜。我们听到的音乐《春江花月夜》也是在民国时期,文人根据这首诗来谱的曲,只可惜,意境达不到这个高度。
在文学课上,这首诗是必修课,每一位学古典文学的人,都要求研习此诗,只是一千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这么高深的意境。
关于这一首诗的创作背景也是没有定论,有人认为它是应该在扬州观潮时所写,也有人认为这首诗应该是创作于瓜州。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创作于扬子江畔。到底是在那里写的,创作时的背景已经无法定论,但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从古至今一直没有断过,而且还是代代相传,永远的影响下去。

落月摇情满江树
可能真的是高处不胜寒,它的高度无人能及左右,所以它一直孤篇到现代,也没有人能唱和上一首与之媲美的诗篇。永远都是这么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