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投资角度看自律:你一辈子最值得抓住的20次机会之一
作者:白诗诗 来源:白诗诗(baishishi100)

-
自律的本质是什么?
三个字,自立法。
此三字取自康德,自立法,就是自己给自己立法。德语Autonomie就是自律,auto就是自,nomie就是律,法律。
康老板说,自由的根基就是立法的自由,归根结底是自立法的自由,或者说,唯有自律才是真正的自由。
尽管我们知道,康老板说的自律,更多的是道德以及法的自律,不是我们小我自律,但康老板说的自律本质,也是贯穿小我自律的。
在讲自立法的时候,要涉及另一个词“无知之幕”。
是另一位哲学家罗尔斯提出来的,人在自己确立自我法律的时候,对自己要怎么做,只有一个可靠的、普遍的法则可以依据,就是他能够从理性来判断,将来自己在这个法律下该怎么做。
具体他将来会遇到什么情况,是很难预料的。但是出于理性,必须建立一个法律,首先是为自己建立的,是准备以身作则的,这就是一个真正的道德法规,而不是考虑自己的私利。
它越是超越私利的,是建立在“无知之幕”上的。
道德和法的自律,只能建立在“无知之幕”上-----佩服的是,即便不知未来情况如何,他们还坚决依据理性自立法。

但是小我自律,在对未来立法的时候,却可以建立在一定的自利基础上-----这不也是我们所在做的吗,我们自律难道不是为了自我的目的吗?
一项事实是,自律跟成功挂钩,你如果想要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获得更好的收入,你就需要自律。
对应的一项事实是,对于大多数人,自律对起成就的贡献度还太小,自律对其长期的事业还具有无可限量的增值空间。
因此,自律对于我们而言,还可以看作是一种价值投资,自律对我们的增值作用,还尚待开采!
-
现实投资中,我们投资金钱以期获得回报。
而自律这种投资,我们投资的是当下的一种自我控制,你付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用今天的自律进行投资,我们的目标是锁定它明天带来的回报,而这也是延迟满足感的要义。
生活就是在两种极端中做出持续不断的平衡,一边是活在当下,一边是为了明天牺牲今天。自律就是这种平衡。牺牲今天的某件事情,比如与同学玩乐,为的是将来收获好的回报,比如获得高分或者梦想的工作机会。
既然是投资,那它属于什么投资?自律这项投资,在随机投资和价值投资,它的属性更符合后者逻辑。
说到价值投资,肯定要拉出巴菲特,有人算过,就1995年到现在60多年,他管几千亿美金的资金,但是他买过的股票一共78个。在中国随便找个股民,买卖过的股票一般都会超过这个数字。
巴菲特说过,每个投资人都应该假想自己有一张投资决策卡,上面只有20个洞,每做一次投资决策,就少一个洞,一生最多做20次投资决策。
那你觉得原因是什么?能力圈。
不是。按照能力圈这个理论来看,是你纵使非常勤奋,你一生能够真正了解、洞察的行业和公司,也就这么多个。超出这个数字,你实际上就不是在投资公司,还是在股市上投机和赌博。
我想说的是,培养自律,应该也要在自己这一辈子的20次投资之一。

你一辈子做不了太多的事情,能给把自律这件事做到极致,想必就算不能成就丰功伟业,也能给做个世俗中富有的人,至少在两三年内,能够由内而外改变你的精神状态,并且有效的改变你的财富状况,以及你的社会评价。
值得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