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等了七年,终于盼来兄弟团聚,写下一首《中秋月》,让人感动
前言: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徐有贞
月儿一年十二度圆缺,每到中秋时节就会分外地皎洁明亮,良辰佳节,普天同庆,其乐融融,何其快哉。
只是,此事古难全。天上的月儿几度圆缺,地上的人儿却要望眼欲穿,月圆人难圆。
这一声无可奈何的长长叹息,真的只有非苏轼兄弟莫属。
这在旁人看来就是轻而易举的小事,可放在苏轼和弟弟苏辙兄弟身上,却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
这兄弟俩一别就是七载,每逢佳节倍思亲,苏轼只能举杯邀月,对影狂歌,把对弟弟的深切思念之情写在诗词中。
守得云开见月明。这年的中秋,苏家兄弟终于欢聚一堂,对酒当歌,举家欢庆。
只是,这幸福的时刻真的能长久吗,分别久了,总怕聚散苦匆匆,于是,就有苏轼下面这首意犹未尽的小诗。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宋 苏轼《阳关曲 中秋月》
简译:夜幕降临的时候,云气收尽,秋夜泠泠,一轮满月慢慢升起在夜空,庭院里月色如积水空明,清光更幽。
深邃的夜空中,那浩渺的银河在无声地流泻,不知不觉间,这一轮皎洁如玉盘般的明月已经转到了夜空的正中央。
今夜月圆人团圆,只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样美好的时刻并不能长久,今夜过了,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样的好时光了。
明年中秋的月亮可能还如今夜这般好,可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兄弟又会漂泊到了哪里呢,还能如现在一般相聚一堂吗?
赏析:从杭州通判到密州太守,苏轼自求外放只为能够离弟弟苏辙近一些,兄弟间能够常走动多相聚。
但是,就是这点小小的心愿也成了奢望,虽然兄弟二人都在山东境内,但是人在旅途,公务羁绊,想要见上一面简直比登天都难。
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中秋赏月想念弟弟苏辙而酩酊大醉,作了那首千古咏月名篇《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望月怀人,思念无限,殷殷之情,令人动容。
赏心悦事谁家院。盼了那么久,等了那么久,这对情谊深厚的兄弟终于在分别七年后,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的中秋佳节得以团聚。
久别的人盼重逢,重逢又怕聚匆匆。好时光总是过得太快,共度佳节,赏心悦事,可又怕今夜过后兄弟又要各奔西东,从此天涯守望,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