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1《世界观:现代人必须要懂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2)
第三部分 科学及世界观的新近发展
1、光速恒定原则:在真空中,光速的测量值总是相同的。
2、相对性原则(粗略版):不存在一个优先视角来判定谁在运动而谁是静止的。
3、狭义相对论的基础是光速恒定原则和相对性原则。这两个原则会共同造成以下结果:
- 时间膨胀:对运动的人和物体来说,时间流逝变得更慢。
- 长度收缩:对运动的人和物体来说,长度会缩短。
- 同时性的相对性:从一个正在运动的视角看来同时发生的事件,如果从一个静止的视角来看就不是同时发生的。
- 在运动时, 时间流逝变慢和长度缩短比例均按照洛伦兹-菲茨杰拉德方程式。
4、广义协变性原理通常概括表述为:在任何参考系中,物理定律都是相同的。
5、等效原理表述为:加速度产生的效果和重力产生的效果是无法进行区分的。
6、广义相对论基础是广义协变性原理和等效原理。
7、量子理论数学给出的通常是概率性预言,波数学与量子理论之间的关联:
- 一个量子系统的状态由某个特定的波数学群组所代表, 通常其被称为这个系统的波函数。
- 对一个量子系统可能进行的每一种测量都与某个特定的波群组相关联。
- 对一个量子系统进行测量时,在(与这个测量相关的)波群组中找到可以组合在一起产生这个量子系统波函数的那些成员,就可以得出有关测量结果的预言。
8、量子理论数学,就像上述三点所概括的,使我们可以预言在某个特定时间进行的测量结果,而通过薛定谔方程,我们可以预言系统在未来将处于怎样的状态。
9、隐变量诠释的基本观点是,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探讨的数学组成了一个不完整的理论。
10、爱因斯坦认为,会有一个新的理论来取代量子理论,这个新的理论不仅可以做到量子理论所做的,还将包含现有量子理论中不存在的、可以反映现实因素的“隐变量”。
11、多世界诠释:不存在人为而神秘的波函数“坍缩”。存在一个代表了整个宇宙的波函数,也就是说它代表了一切,包括你我和所有与你我相对应的存在。
12、EPR思想实验: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贝尔定理。
- 光子一定是先具有一个确定的极化,然后才被测量为具有这个极化属性。
- 量子理论所表达的,并不是两粒光子在被测量为具有某个极化属性前就已经确定具有了这个极化属性。
13、定域性假设(粗略版本):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不能对发生在另一地点的事件产生影响,除非两个地点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或通信。
14、爱因斯坦定域性: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无法影响发生在超距处的另一个事件。
15、因果定域性: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不能对发生在超距处的另一个事件产生因果影响。
16、信息定域性:发生在一个地点的事件,不能用来向一个在远处的地点传递信息。
17、贝尔/阿斯派克特实验明确证明了,爱因斯坦定域性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这些实验表明,发生在两个超距地点处的事件之间可以存在某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