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革新背后的开发经验。
译/依光流
上个月任天堂财报中提及,《星之卡比 探索发现》自今年3月25日发售起的15周内,累计销量已经突破400万份,成为该系列中销量最多的一部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新作也是星之卡比系列从2D横版动作向3D箱庭动作扩展的代表作,而系列转型成功的背后,也饱含着种种挑战。前不久CEDEC开发者大会上,隶属于研发方HAL研究所的两名艺术家,《星之卡比探 索发现》美术总监Riki Fuhrmann(ファーマン力)、场景美术主美森下大辅进行了分享,提及他们在转型过程中,美术层面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的方法。
了解过《探索发现》的人应该知道,与系列前作不同,这一作卡比将要在接近现实世界的场景里冒险,而且本作也是卡比系列正作里的第一款3D动作游戏。不过HAL研究所在这之前,其实就尝试过3D卡比的制作。
在2003年发售的《星之卡比 飞天赛车》中,“城市对决”模式里就尝试过让卡比首次走在3D空间里。在2017年推出的《星之卡比 吸入大作战》也是一个以吸入和吐出玩法为主的3D动作游戏,2018年发售的上一部正作《星之卡比 新星同盟》里,也引入了视角锁定BOSS的3D战斗。这些尝试,使得制作组积累了不少实际经验。
到了这次,终于要挑战完整的3D动作游戏了。《探索发现》立项的时候,团队并非只有项目企划成员组成,还同时纳入了3名美术。
话虽如此,尽管组内有人提出“如果把冒险的舞台设定在荒废的世界中帅不帅?”的意见,但从美术的角度来看,游戏世界观本身还没敲定。系列本身其实在之前就制作过噗噗噗之国(卡比所在波普星的国家)的3D地图概念图,但考虑到正作第一次挑战3D游戏,更重要的是重新思考“有卡比风格的游戏乐趣”。
回归本质,卡比是怎样的存在?它是一只粉粉圆圆的,如橡皮球一样的迷之生物,稍微拉扯一下它都没事。那么如果让这样的卡比用自己最擅长的能力,把嘴塞满东西,撑得自己的形状都变了,会不会很有趣?
随着这样的思路,项目组就萌生了“既擅长暴风吸入,又能塞满嘴自由变化的怪家伙”这个创意,也成了后来“塞满嘴变形”这个新能力的基本构想。
那么,到底要让它嘴里塞满什么东西,才能最大限度地提炼出卡比新动作的魅力?如果让正常形态的卡比变成三角、四角这些完全不同的形态,想必会很有趣,但要是通过魔法道具来实现这个功能,又显得过于俗套,很难给人惊喜。
想来想去最终找到的答案,是“现实世界的东西”。大家身边随处可见的东西,比如自动售货机这类大型的立方物体,相比起魔法道具更能让人惊奇,而且更重要的是,更容易烘托出卡比的厉害之处。
这样一来,新的动作要素,就与游戏的背景设定关联到了一起。
最终项目组决定,让自然景观丰富的卡比式幻想世界,与充斥着日常要素的现实世界结合,即自然与文明融合起来,构建一个“新世界”。而在与原本噗噗噗之国截然不同的世界里冒险,也是一场与“首次挑战3D动作游戏”完全相符的新挑战。
如上,“塞满嘴变形”成了项目组创作新游戏舞台的契机,但在接下来制作“塞满嘴变形”的过程中,遇到了反复试错的部分,即塞满嘴的质感。
早期制作的,就是游戏里开篇出现的汽车变形姿态。最终版本是看得见汽车底盘的,不过在早期制作过程中,卡比的整个身体都包裹在汽车上,与其说变形,不如说更像变身。
到底该如何表现出这种独特的“塞满”感?项目组用飞机的案例来进行了验证,重点油然而生,那就是像正式版游戏里那样,让塞进去的东西留下快要溢出的部分。
保持脸型的平衡,让手脚原封不动伸在一边,身体呈现出被塞进去的东西的形状,不过嘴里要留出一部分被塞的东西。严格来说,这是“快要塞不进嘴里”的状态,而这就是传递出“塞满嘴”真实感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