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如何把写字时发生的认知解离,迁移到对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认知解离呢?
我们可以想想写字这个例子,在写字的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对字失去反应,并最终感觉不认识的呢?
1、保持一个物理距离;
2、大量的重复书写;
3、长时间盯着看。
因此,在面对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通过想象营造一个物理距离,比如,把自己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声音想象成舞台上正在表演的戏剧,而自己本人正坐在观众席上观看这部剧。
你要一直盯着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但不要爬上舞台。
然后,你要不断的重复观看这部戏剧,直到自己作为观众感到有些厌烦。
只要你能持续不断的这样想象,那么在想象中营造的物理距离就会逐渐转化为心理距离,并最终完成认知上的解离。
认知解离会帮我们甩掉过去的包袱,可以让我们轻装上阵,直接建立对于自己的新的认知,也就是完成对于自己的认知重构。
没有认知解离,我们身上就会背着沉甸甸的过去的包袱;而如果没有建立起对于自己的新认知,那么过去的认知就很可能卷土重来。即便你可以一次次的进行认知解离, 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03
自我认知
可是,又该如何建立对于自己的新认知呢?
这时,就可以用到天赋理论。
天赋理论是一套很好的,能帮我们建立新的自我认知的理论体系。
天赋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自然而然反复发生的思维模式、感受和行为方式,它代表的是你的本能和倾向,也可以理解为是你的特点。
比如,有人的天赋或特点是自然而然的关注风险、思考风险;有人的天赋或特点是自然而然的想要达成一致,不喜欢冲突和矛盾;有人的天赋或特点是自然而然的关注问题和困难。
天赋本身没有优点和缺点之分,它只是我们本身在先天和后天环境互动中所形成的特点。
但是,在我们使用天赋的过程中却会产生非常多的优点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