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医治痰,习用宋《局方》二陈汤,谓为治痰之总剂。不知二陈汤能治痰之标,不能治痰之本”!
(三)生痰之本到底是什么?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
“痰之标在胃,痰之本原在于肾。肾主闭藏,以膀胱为腑者也。其闭藏之力,有时不固,必注其气于膀胱。膀胱膨胀,不能空虚若谷,即不能吸引胃中水饮,速于下行而为小便,此痰之所由来也。”

这一段话到底讲了一些什么呢?
它讲述了肾破坏了膀胱与胃之间的联系,引起痰滋生的过程。
膀胱是藏津液的,肾是藏精的,肾精化气作用于膀胱,膀胱所藏的津液才能正常被人体利用和排泄,保持膀胱空虚若谷的一个状态。如果出现肾虚,则膀胱饱满,胃里面的水饮看到膀胱已经装不下了,就无法下行到膀胱形成小便排出体外,蓄积在体内,就形成了痰饮。
张锡纯接着又说了一段:
“又肾之上为血海,奇经之冲脉也。其脉上隶阳明,下连少阴。为其下连少阴也,故肾中气化不摄,则冲气易于上干。为其上隶阳明也,冲气上干,胃气亦多上逆,不能息息下行以运化水饮,此又痰之所由来也。”

这段话则补充了肾影响冲脉与胃之间联系后,痰的生成的过程。
冲脉属于奇经八脉之一,它的循行路线很长,上连及胃,下连及肾,又因为冲脉之中气血旺盛,所以又叫血海。因为气血旺盛,所以冲脉或者其所联系的经脉脏腑一旦稍有异常,就会导致气血冲逆,这就是为什么冲脉下端的肾虚一影响,就会影响上面的胃,胃气的功能是向下的,一方面向下输送水谷中的糟粕到大肠,一方面将痰饮往下送,肾一虚,沿着冲脉影响胃,胃中痰饮送不下来,痰饮就这样生成了。
所以,从张锡纯两段“肾为生痰之本”的论述可以看出,治痰不治肾,就没治到病根!
(四)张锡纯可治生痰之本的方是什么?
张锡纯是一个博学善于思考的中医大家,中西汇通,他所创立的能治生痰之本的化痰方——理痰汤,就是从化痰基础方——二陈汤的基同城聊天约会破解版础上化裁而来。
本方取二陈汤中的半夏、茯苓、陈皮,加生芡实,捣碎的炒黑芝麻、柏子仁、生杭芍而成。

理痰汤这个“理”字,一方面是指治痰、理痰,一方面是指理清生痰的根本,真是理到了痰之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