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韩寒开始幻想将小镇里的故事拍成电影,于是票房10亿的《乘风破浪》诞生了,而从前陪着他闲逛的"无业游民",也已经分别成了《后会无期》的制片和摄影。
《乘风破浪》花絮照
在刚刚凭借《三重门》震惊四座时,韩寒受邀参加了一档访谈节目。虽为嘉宾,却未受到太多的尊重和理解,以至于所谓《对话》,差点变成了"对骂"。
"土鸡""太狂妄""媒体制造出的名人",现场观众毫不客气地以此形容舞台上的韩寒,甚至直言他的叛逆只是一种哗众取宠的表演。
彼时,共同参与节目录制的教育专家将韩寒比喻为一种"错位","公众需要他去表达不同的东西,他成为了公众人物,但2年之后他可能就会被换掉了",未等对方说完,韩寒回应道:
"外国总统可以四年一换,但韩寒永远不换,我留下的东西永远换不掉。"
韩寒(左一)参加《对话》节目现场
一模一样的场面多年后在《乘风破浪》中重现:
从未来穿越到过去的徐太浪(邓超饰)和生活在1998年的徐正太(彭于晏饰)说,时代会变的,不要试图给别人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而徐正太说:"我就像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如今回看徐正太与徐太浪的对话,倒像极了韩寒在"提示"从前的自己:
这个世界会变的,人也是,韩寒也是。
《乘风破浪》截图
在博客极为流行的那几年,韩寒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斗士"。
文学评论家白烨以韩寒举例讲"80后的现状与未来",直指韩寒大贬当代教育体系的行为"做得太过","他从也许是有道理的起点出发,走向了‘打倒一切’的歧路,所以他的作品现在恐怕只有一种观念的意义,和文学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韩寒不服,连夜撰写《文坛是个屁,谁也别装逼》,点名道姓地说白烨"行文罗嗦,观点重复,很没有灵气和文采,我要不是憋着要说两句,真是没耐心看完这样水平的文字。"
白烨说他人身攻击,他说白烨自作多情,骂战逐步升级,韩寒书粉也来凑热闹,鸡飞狗跳时,白烨宣布退出博客,硝烟终于散去。
与方舟子硬刚、说陈凯歌虚伪、痛批学校教育、评现代诗人"恶心",和李敖之子李戡(kān)争论,结果反被李敖评价为"臭鸡蛋";与绯闻女友徐静蕾的正牌男友王朔见面,他又说:"我特别不爱和你说话"……
韩寒早期采访片段
那些年,韩寒骂人,也被人骂。他犹如在《乘风破浪》的开头,徐太浪(邓超饰)驾驶的那辆极速冲上火车轨道的赛车一样,带着极大的杀伤力。
但对于不擅长理科的韩寒来讲,他似乎忘了物理也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那些痛击在他人身上的犀利语言,同时也为他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光来自外界对他的评价,还有其本身在反思过后感知到的空虚与懊悔。
《乘风破浪》是一个关于父子和解的故事,导演将剧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设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小镇——韩寒出生与成长的时空,在讲述叛逆故事时,又编排了一场父与子相互理解与帮助的戏码。
对比"不顾市场,不是奔着票房去的"《后会无期》,韩寒的第二部作品显然更符合大众审美,因此有人借此评价韩寒妥协了,对此他不肯定,却又不否认。
《乘风破浪》截图
韩寒的博客在2014年更新了一个句号,此后这个原本酷爱借助博客怼天怼地怼空气的人,沉默3年之久。
这期间,无数人问韩寒为什么不"骂"了?是怂了?还是累了?但他给出的回答是:
"现在大家都说的很好了,不需要我去说什么了。"
人们接着追问,那这可以视为韩寒成长了吗?他回答:
"我只在后来发现,写杂文就是一种高级键盘侠。写来写去,你会变成一个很鸡贼的人,你会情不自禁地去想,怎么样能够去挑动最多人的情绪,以让我获得最多的传播。我觉得那些事情浪费了我的时间和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