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 500 个天才选手,最终只有 3 人获得满分金牌,韦东奕是其中之一。
之后,韦东奕又拿到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满分。
2009年全世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地球上只有两个满分,韦东奕又是其中之一。
自此,高中数学竞赛里的韦东奕,已经站在了顶峰。别说是参赛选手,就是老师也几乎没人能挑战他。
跟采访中一样,韦东奕事了拂衣去,只留下一个属于他的印记:韦东奕不等式。
发明这道不等式的时候,韦东奕才高二。我们上学的时候应该知道,能以名字命名不等式,既是莫大的荣耀,命名者本身也至少都是 " 数学家 "。
不知道韦东奕算不算,但他当得起。
后来他以山东省第一名被保送北大,拿遍了跟数学有关的奖项:丘成桐大学数学竞赛的分析、几何、概率、应用、代数的金奖,以及个人全能奖。
在中国最顶尖学府,这样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北大坊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韦东奕的 " 封神 " 故事。
有同学说,大一开课,习题课由助教韦东奕讲,讲完后大家没听懂,同学要求老师再讲一遍。
老师只是笑笑:我也没听懂。
还有一门韦东奕当助教的课,授课老师是这么说的:
" 你们有不会的题可以问我,我不会可以问助教,如果助教不会肯定就是题目出错了。"
社会上没人认识韦东奕,但北京大学的江湖上,早已遍布韦神的传说。
韦神的名声不仅在国内,很早就穿过大洋,传到了国外。
全球第一的哈佛大学为了韦东奕打破了保持 100 年的校规:只要韦东奕愿意来读书,就可以直接免掉英语考试。
但韦东奕留在了国内,留在了北大,他用了三年半时间拿到了博士学位,当上了北大老师,发表了 25 篇学术论文。
这些论文大都发表在普通研究生和博士生几年都发表不了的国际一流期刊上。
他过去竞赛的教练说他 "可以震惊世界,他有这个实力";田刚院士说他 "在数学技术上很强,确实是一个数学天才"。
2、韦东奕其人
生活中的韦东奕,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有人说韦东奕可能是个 " 怪人 ",但北大教授丁延庆在讲到韦东奕的时候,用了四个字:完全正常。
如果说他跟普通人有什么差别,丁教授说只有一个:他数学太好了。
我们习惯了肤浅地以貌取人,可真实生活中,韦东奕就是个谦谦君子。
网上有同学对他的评价,都超级好,完全没有顶级天才的那种高傲。朋友们对韦东奕的评价只有两个词:谦逊和努力。
他每天的学习和思考时间,超过了 10 小时,因为数学是一门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脑力劳动的学科。
当被人夸他 " 你太牛 "" 你太厉害 " 的时候,韦东奕总是谦虚地挥挥手:没有没有,不是这样啦。
韦东奕的数学造诣早已是北大公认的,但他对任何人态度都很温柔谦虚。
北大有专攻偏微分方程的博士,他们带着自己无法解答的问题去找韦东奕的时候,韦神只要思考几天,就能帮他们解决。
因为名声在外,总有宿管大妈带着亲戚的小学初中数学问题问他,他也毫不敷衍,都会一一耐心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