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作家协会公示了 2022 年会员发展名单,此前因诗歌备受争议的贾平凹之女贾浅浅也名列其中。
而就在 9 月 2 日,中国作协方面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后,决定不将贾浅浅列入 2022 年新会员名单。
她的诗歌惹来大众的口诛笔伐,网友称贾浅浅的诗是 " 回车键分行写作 "。
当然,一位作家能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也是因为贾浅浅的父亲,正是一代文学大家——贾平凹。
对于这所有的争议,贾平凹始终沉默,他一言不发,脸上是他给这个世界最多的表情:平淡、木讷、没有波澜。
贾浅浅掀起的波澜,首先殃及到的,恐怕就是父亲贾平凹先生。
关于贾浅浅,没什么好说的。而关于贾平凹,却有厚重的故事。除了文学带来的殊荣之外,他实在不算走运的人。
人们热衷于讨论贾平凹的女儿,而贾平凹时常怀念的,是自己的母亲。
他的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一到冬天,就为贾平凹亲手缝制过冬的衣物,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儿子着凉,结果使他总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
每年老家院子的梅李熟了,母亲总摘一些留给儿子托人往城里带给儿子,如果没人要进城,她就一直留着,因为贾平凹最爱吃酸果子,就这样,梅李就留到彻底腐烂了才肯扔掉。
1993 年,一部《废都》让 41 岁的贾平凹成为文学界的众矢之的,风雨飘摇中,他遭受着赞誉与攻击,母亲未说过一句话,只是当她得知儿子得病住院后,悲伤落泪,执意要进城照料儿子。
母亲并不清楚儿子在遥远的城里具体做什么,只晓得贾平凹会写字,就操心他的苦,总对他说:
" 世上的字能写完吗?"
贾平凹是陕西文坛中不可或缺的一位作家,他与路遥、陈忠实等人是好友,是中国文坛的重要存在,也都拿过茅盾文学奖。
如今,路遥、陈忠实都已去世,独留贾平凹一人孤独镇守陕西文坛。在进入 70 岁的年纪,又因女儿贾浅浅而频频被人提起。
左一为陈忠实,右一为贾平凹、右二为路遥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 年 2 月 21 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陕南一个小镇,偏远闭塞,位于大山深处,山路崎岖,坐车也要三个小时。
他在这片贫瘠的处所度过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光阴。
贾平凹称自己的家乡美丽而不富饶,有一次他的母亲到食堂里打饭,里面有苞谷粥与稀饭,只打了一瓢饭,肯定不够吃。
母亲就拿开水将这碗粥冲稀,这样才够三个人吃。
他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因家境贫困,贾平凹初中毕业就回到村里农民,给牛割草,上山砍柴,他背上背篓过丹江河。
他的父亲在邻县当中学老师,文革时期,父亲被开除公职,戴上了 " 反革命分子 " 的帽子,被押回村子进行劳动改造。
那年,贾平凹 13 岁。
他深刻地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想要快点逃离这个地方。
人到十三岁,自以为对这个世界已相当重要,可世界才刚刚准备原谅他的幼稚。
贾平凹在家乡的水库上办简报,干活很踏实,很受重视,大家都推荐他考大学,考上大学就有出息了。
19 岁那年,贾平凹离开家乡商洛,翻过秦岭来到西安,山中的乡镇公路像是结绳记事的麻索,艰难地蜿蜒在山谷之间。
他紧紧地攥着自己的行李,等待他的将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他考上了西北大学中文系。
秦岭对于他而言,意义非凡,他生在秦岭,长在秦岭,那是最有中国味的一座山。
他早晨早早地就起来,坐着长途汽车到西安,就是下午五点了,高速公路修通之后,秦岭基本上不需要再翻山越岭,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大学时光,贾平凹大多数时间都在写东西,他几乎陷入到一种疯狂的状态,那时候退稿都会有一个复信,为了激励自己,他将那些信都贴在床边的墙上。
他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在报纸上,发表的那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一双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