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是从2007年开始的。
由于长时间的运动磨损,马龙左腿的膝盖开始钙化,但19岁的马龙并没有放在心上。
十年之后,伤病成为他夺冠路上,最大的枷锁。
2017年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比赛之前,马龙在身上打了三针封闭。到了2019年初,两个月的时间里,马龙四次去往医院,抽出膝盖中的积液。
他别无选择,在东京奥运会开始的前一年,做了手术。手术之后,他以连续输球的方式,重启赛场。
2019年世界杯,马龙不敌日本选手张本智和;2019年国际乒联总决赛,队友樊振东从他手上夺下冠军;2020年公开赛,连续输给许昕与王楚钦……
回忆起来,马龙用那段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新闻标题自嘲道:
"伤病击垮马龙,他太老了,六边形战士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时间来到2022年的秋天,此时,他获得过的荣耀早已如秋叶般金黄,而不再青春的身体内,也积攒了层层叠叠的伤。
这个秋天,他没继续赢下去。
对于职业运动员也好,对于普通人也罢,让一个人止住前进步伐的,终究不是那个同台竞技的对手,而是无情掠过的岁月,以及挥之不去的旧伤。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马龙输了。
10月22日,WTT澳门冠军赛的1/4决赛上,马龙以2:3的成绩,输给了22岁的小将王楚钦,止步于八强。
这一天,距离马龙的34岁生日,仅仅过去了两天。
很多人说,运动员是战斗在竞技场上的造梦者,那么"马龙"编造的这场梦,无疑格外揪心。
梦开始的地方,基调是明亮的:
5岁开始练球,11岁进入辽宁省体校,15岁进入国家队,18岁拿到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下称世乒赛)冠军,在"二王一马"的时代里,马龙是一颗光彩夺目的耀眼新星。
再往后,梦境的背景变得灰暗:
连续三次被拦在世乒赛决赛门外,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他的最好成绩,只有一块世界杯单打金牌。
在这段时间里,马龙的另一个名字,叫"伤仲永"。
后来,梦境的节奏变得激昂,在2015年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马龙"这个名字,代表了一种精神。
28岁,成就个人历史第一个大满贯(获得世乒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单打金牌);33岁,成就乒乓球男子选手中绝无仅有的双圈大满贯。
累计64个月乒乓球世界排名第一,连续34个月世界排名第一,创下并保持了男子乒乓球累计和连续世界排名第一的最长纪录。
迄今为止,马龙拿了142个国家级及以上的金牌,27个世界冠军,在竞争异常残酷的乒乓球领域内,他被称为"传奇"。
而比"成为传奇"更为励志的故事是,传奇依旧在场。
曾经的"国乒三剑客"中,张继科早已离开赛场,许昕也渐渐淡出了国家队,只剩下马龙,依旧站在队伍的最前列。
借用国际乒联首席记者亚当·博布罗关于马龙的一句评价——
"你正在看到的是,乒乓球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运动员。"
马龙身上的外号有很多。
在成为"六边形战士"之前,马龙是"鞍山小马"——1988年,马龙出生在辽宁鞍山。
在成为"地表最强破坏龙"之前,马龙也曾是一只"小奶龙"——据马龙自己介绍,他从小体弱多病,后来,父母决定要让他学一项运动,强身健体。
学什么呢?得学个不大占地的,还不怎么容易受伤的,那就乒乓球吧。
于是,在1993年,5岁的小马龙背着乒乓球拍,走进了少年宫。
马龙童年照
6年之后,马龙进入了辽宁省体校。在体校过了两年,他又被北京西城体校的教练关华安看上,带到了北京队。
2003年,他在集训中表现出色,进入了国家二队。在二队还没带够三个月呢,他又在升降级比赛中,打了个第二名,凭借这个成绩,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国家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