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像年轻时那样,满脸是崇拜的神情,抬起头,两眼颇为痴情地看着他——一个铁骨铮铮的老头,说:“你活着没有甩掉我,死了想甩掉我?门都没有!”
她把头依在他腿上,幸福地说着。
他同样幸福和满足地抚摸着她粗糙的头发,说:“那就不甩了呗!”
这一夜,是他们人生中第二次作出了重大决策。第一次是58年前新婚伊始,做出了从山东临沂老家来到边关的决定。这一次是做出了坚守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然后将忠骨埋葬在这条边境线上的决定。
其实他们做出这个决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没有告诉三个子女。所以在16年前的2006年时,三女儿带着哥哥姐姐的“任务”来到父母跟前,来劝父亲带着母亲一起回山东老家养老。
“不走。我不会回去的,我的身体还行,守牢这片边境,就是最好的养老,你妈妈也不会走的!”三女儿一直是老夫妻最疼爱的孩子,眼看完不成哥哥姐姐交给的“任务”,三女儿急了,于是缠着老两口不放,意图想劝动父母。
“闺女,你也用不着闹了,爹跟你说句实话……”老兵把女儿叫到跟前,掏心掏肺地说:“你想,爸爸妈妈当年为啥不远万里,从山东来到这里?就是因为这里地大缺人,可这里又是国家的边境线。如果没有人守着,你、我们家、全中国的百姓能安宁吗?要想让大家安宁,就得有人在这样的地方守好门。我跟你妈,在没有你们的时候就选择了这条路,咋可能半途退阵了呢?”
父亲摇摇头,说得斩钉截铁:“别人可以退休,但我不能。而且假如让我离开这里,你爸可能就不会每天活得有滋有味、精神抖擞了。你不希望爹妈活得开心一点吗?”
父亲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头,像教小时候的她学步一样,一字一句地说:“爹讲的是真心话,假如要我离开这儿,我的心就会垮,骨架子也会塌。只有在这儿,吹着边关的风、沐浴着戈壁的日光与寒风,你爹的筋骨才是硬实的。”
女儿不再劝了,她抬起头,看着苍老然而又异常刚毅的父亲,似乎明白了一切,她说:“爹,既然你和妈都已下定决心,那好,等你们老两口走不动的时候,我、或许还有哥哥姐姐来替你们守边!”
“真是我的好闺女!”顿时,父亲高兴地朝里屋唤起来,“老婆子,快把柜子里的酒拿出来,我要喝一小杯……”
三女儿说,这一夜她从父母的脸上看到了几十年来少有的开心与轻松。
一对赤诚至爱的老人,相守边关半个多世纪,过着如此平凡艰苦的生活,心里却充满了乐观与爱情。
2021年6月29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魏德友在妻子的陪同下来到北京,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授的“七一勋章”。
“那一天我坐在台下,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老头子颁授勋章,一起合影……我的眼泪哗哗地流,高兴,老头他一辈子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大娘面对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
那天采访结束时,我安慰了一番魏大爷,对出门送行的大娘说了声“保重”,她爽朗地说:“我现在省心多了。巡关的事,交给女儿了!我就照顾老头子身体,再就是每天早上升国旗……”大娘的性格一点没变,还是当年的“山东大婶”性格。
车子已经在边境线上驶出很远一段路程,但我多次回首望着耸立在门口的那面国旗。这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一直高高地飘扬在我的视野里,飘扬在魏德友夫妇的头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