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明朝那些事 崇祯 崇祯在位十七年灾难 明朝之亡?不在崇祯 崇祯死时明朝有多少兵力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05 崇祯   明朝   有多少   兵力   灾难

自三月以来,李自成领导的义军像疯了一样。从渡过黄河开始,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遇到过象样的抵抗。三月十五日,大军抵达居庸关,十六日过昌平、沙河,十七日,进高碑店、来到西直门下,不时用大炮轰城,空气里弥漫着硝烟。北京城破在即。

贼军兵临城下,其实早在他预料之中。之前,主力尽失,连京畿三大营也倾巢出动,变成了义军的刀下亡魂。现在帝国已无险可守,手里也无大将可派,再没有一兵一卒了。

前两天,太监杜勋投降,连大学士李建泰也见风使舵,与贼军苟合,崇祯内心狂震一一一这是他最难接受的事情。多年来,他宵衣旰食,披荆斩棘,只为挽救身陷泥潭的国家。睡梦中,曾多次看见帝国起死回生,繁花似锦,祖先朝他微笑,给他赞许,那一刻,他多想做一回孩子,脱下厚重的龙袍,扑向母亲的怀抱,吸吮也好,大哭也罢,只要能释放就行。

他勤奋了、努力了、祷告了、争取了,可现实却一次次与他规划的蓝图背道而驰。难道大明朝真的气数已尽,他注定会成为背负千古罪人的那个人?要真是这样,即使以身殉国,也无颜见泉下的列祖列宗。

他眉头深锁,不觉哀叹:“苦我民尔”。

崇祯看起来,并不像一个三十四岁的年轻人。相反,华发长满鬓角,鱼尾纹浮现,额头上的皱纹象一道道伤疤,凿迹深刻。

司礼太监 王承恩 站在他身边,一如既往,精忠无畏。在他胸中,崇祯皇帝既是尊贵的帝王,其实更像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对崇祯的感情挺复杂的,可是不管怎样,面前这个人终究是他一辈子的“主子”一一一他打小孤苦无依,一直以来, 紫禁城 就是可以为他遮风挡雨的家。

他太了解自己的主子了,山河破碎已无可逆转,但他知道,在这最后的时光,“主子”一定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他支着宫灯,为“主子”带路。当“主子”踏上山顶的那一刻,他甚至看到崇祯露出了一丝微笑。

好多地方宵禁了,北京城早已不是原来的万家灯火。贼军点燃的民房上的火焰还没熄灭,远远地能听见马蹄在午门前穿梭的声音,大火那一头人声鼎沸,彰义门、西直门的城墙还依稀可见。

微风吹来,崇祯的泪水打湿眼眶。不过,他不想让王承恩瞧见。

回到寝宫,周皇后凝视着崇祯,表情还和平常一样,象个饱经风雨的战士,坚定、沉着,在这国破家亡之际,依然保持着仪范天下的优雅。

不过,她已忙碌了一个白天。

到今天为止,这片席幕还是朱家的天下,她也还是全体子民的皇后。她能做的事就是尽量减少伤亡,让后宫不受贼军的凌辱,让那些宫人和 宦官 逃脱战乱,劝他们躲过这场浩劫,给他们留下一些时间和财物。

所幸还有婉秋和祥子陪着她。她们一起围着紫禁城跑了好几圈,通知宫人尽快逃离,回去北方、或是南方,狗柱梁棚,三分薄田,保命才是要紧的事。

在宫里,她再也拿不出更多的积蓄了,她一点点地分发,直到发完为止。有的宫女老泪纵横,发誓与她同在,而有的接过碎银,伏地拜叩,感激她的再造之恩,与她依依惜别。

当周皇后取下头上的那根玉簪递给婉秋时,不觉泪如泉涌,婉秋从没握过他的玉手,情急之下,紧紧相握,拒绝了她,两个人在宫檐下掩面而泣。

周皇后来自苏州,老家也是贫苦出身。15岁那年嫁入信王府,至今已18年。

期间,周皇后为丈夫生了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太子 朱慈烺 、怀王朱慈烜(早逝)、定王朱慈炯。一直以来,周皇后和崇祯皇帝相濡以沫、不离不弃,虽然后宫内争风吃醋,宫斗不绝,可她从不凤立鸡头,再掀内禁风波,她时时选择隐忍,只想一心辅佐丈夫,冀希望用自己的方式永保帝国福祉。

她依稀记得,1627年,丈夫冒着凶险去宫里继大位。那时的朝局很不平静,客魏当政,把持着朝政。

她害怕宦党将夫君毒害,亲自烙了些葱饼,把葱饼缝在崇祯皇帝的衣袖间;她还绣了只白鹤,藏于丈夫的腰带里,目的很简单,祈望丈夫健康,国祚若松鹤延年。

关于战事的消息,她知道得很晚,因为崇祯有道“后宫不得干政”的严旨。但是,近段她所得到的每一个消息都如惊天巨雷,在紫禁城回响,昭示着山河一点点破碎。

其间,朝中大臣建议南迁,或与关外的金军议和,都遭至崇祯严辞拒绝,还引来杀身之祸。

她知道丈夫刚愎自用,自尊心极强,一次,她试图作点劝慰,说:“我在南方还有一个家”,意即穷途末路之时,可以乔装出城,暂避风雨。

相关阅读:

  • 崇祯为什么跑不了(崇祯南迁明朝还会亡吗)
  • 她活该被羞辱?笑话
  • 崇祯末年的大灾难?崇祯年间为什么灾祸不断?崇祯末年天灾
  • 蒲松龄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是哪一年?蒲松龄 明朝?蒲松龄
  •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
  • 广东这座明代古墓巨大惊人,墓主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
  • 千佛庵
  • 篁岭古村秋色美
  • 漫步南京明城墙,感怀太祖朱元璋
  • 泰山石刻集锦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