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热门事件

明朝那些事 崇祯 崇祯在位十七年灾难 明朝之亡?不在崇祯 崇祯死时明朝有多少兵力

常驻编辑 热门事件 2022-10-05 崇祯   明朝   有多少   兵力   灾难

可崇祯暴跳如雷,大声呵斥,一直追问她什么意思,眼睛里似要喷出火来。

周皇后吓坏了,用袖角挡着眼眶,泪如雨下。

夜,并不深,初春的空气裹着风寒,和紫禁城的萧杀一样凝重。

接内侍通知,三个儿子来了(包括田贵妃的儿子朱慈照)。孩子们也听到了些风声,可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无从了解,只知道战火纷飞,烧到了跟前,但他们相信父亲总有办法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今天,崇祯让他们取消了繁殖的礼节,轻轻拂过三个孩子的肩膀,象一个慈祥的父亲。孩子们心中升腾起从未有过的温暖,原来他们的父亲还可以这样!

崇祯开口说:“都这个时候了,谁让你们穿成这样?马上换成百姓的衣服吧!”

崇祯和周皇后为孩子们换下了装束,崇祯还特意为朱慈禧紧了紧腰带。他深知,作为父亲,这也许是最后一次示爱了。

他接着说:“儿啊!今天你们还是皇帝的儿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明天到底是什么就说不上了……贼人要掀掉我们朱家江山,朕已无能为力。出宫后,你们要保住自己的命,延续朱家的血脉。还有,之后隐姓埋名,见了老人要叫老翁,年轻一点的,记得要叫叔叔和伯伯,啊?……”。

随即,崇祯和密信一起,把三个孩子连夜送去了宫外周奎、田弘遇家。接下来,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辅佐太子朱慈烺。

第一个当然是周皇后,崇祯对她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你要做给天下人看,不需要朕动手吧!”

周皇后淡定自若,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临前有几句话不吐不快,她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从没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敢不死?”。说完,解下早就准备好的腰带,悬于梁上,自缢而死。

第二个轮到 袁贵妃 。崇祯说:“朕送你上路,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打算悬梁自尽,不过绫带断裂,从凳子上掉了下来,抬起头,哀怨地看着崇祯,崇祯不由分说向袁贵妃身上猛刺,最后倒在了血泊之中。

年仅15岁的长平公主也被召来,眼前这一幕让她浑身发抖。崇祯杀红了眼,一剑向她刺去,长平公主左袖一挡,剑宇砍中了她的左肩,接着又砍伤了她的右肩,一时间,长平公主昏了过去。崇祯泪流满面,对着地下的公主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

据说,后来长平公主逃出宫外,就成了金庸先生笔下背负血海深仇,武功盖世的独臂神尼。当然,这不过是一个都市传说。

与长平公主一同前来的昭仁公主也被崇祯一剑刺向心脏,当场身亡,时年6岁。

崇祯再次挥剑,刺中多位嫔妃,临了,又命左右去催懿安皇后张嫣自尽,而这个张嫣正是天启皇帝的正宫皇后,气节与周皇后相仿。接到指令后,她向门外拜了三拜,当即自缢。张嫣皇后一生极富传奇,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清理完内禁后,崇祯皇帝萌发了逃生的欲望。

他再次饮了壶酒,命人将自己换上太监的衣服,带着一些宦官想从朝阳门出去,并假称是大内王太监要出城。

守城的兵士看见大队人拥来,在喝止无效的情况下,用大炮招呼,一行人只好后撤。

最讽刺的是,崇祯遗命诏书里提到的那个成国公朱纯臣,守卫着一片防区,不仅没给崇祯一行开门,相反不知道跑到哪里“赴宴”去了。

崇祯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黄了,他心心念念、寄予厚望的成国公早已变节投降,成了起义军的座上宾。慧眼识英的崇祯皇帝真是瞎了狗眼。

整整一夜,明朝当局者自己建造的宫墙把崇祯锁在了北京城内,他木然地望着天际,感受到了什么叫“插翅难飞”一一一自己构建的藩篱岂容自己打破。

试一下吧!崇祯坐在金銮殿上,命令内官敲钟,通知百官上朝,内官敲了数遍,钟声在紫禁城回旋,久久不绝于耳。但面前大理石的台阶上却空无一人。

这最后的钟声,仿佛变成了农民军冲锋的号角,北京一一一城破了。二百七十年的明帝国终于画了句号。

去万寿山(煤山)吧!那里才是他最后的归宿。

来到山间的寿皇亭,崇祯皇帝再瞥了北京一眼:只见起义军如潮水般涌入,战马呼啸,人流如织,这如织的人流分明如白驹过隙,像一道道过往的烟云。

他去了那颗歪脖子槐树边,上吊而死。

等一切收拾停当,王承恩也吊死在崇祯皇帝身边的那棵海棠树上,追随“主子”而去。

三天后,义军掘地三尺,终于在煤山上找到了主仆二人,掀开崇祯的衣服,发现遗书一封。

相关阅读:

  • 崇祯为什么跑不了(崇祯南迁明朝还会亡吗)
  • 她活该被羞辱?笑话
  • 崇祯末年的大灾难?崇祯年间为什么灾祸不断?崇祯末年天灾
  • 蒲松龄生于明朝崇祯十五年是哪一年?蒲松龄 明朝?蒲松龄
  • 一花一世界,一寺一菩提
  • 广东这座明代古墓巨大惊人,墓主却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普
  • 千佛庵
  • 篁岭古村秋色美
  • 漫步南京明城墙,感怀太祖朱元璋
  • 泰山石刻集锦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