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工厂是人形机器人的一个很好的落地场景,对于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存在运用人形机器人补充劳动力的可能性。如果真的像马斯克所说的一台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不到两万美元,跟买一台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价格差不多,在此基础上,人形机器人很有可能在工厂里普及。需要明确的是,人形机器人目前的效率没有人高,但机器人能够工作的时间长,以此来弥补低效的问题。按照十几万人民币的成本来测算,如果能在五年内收回成本,我想很多人都会愿意尝试使用人形机器人。
物流场景存在一个问题,即负重的制约。太重的活儿人形机器人干不了,轻巧的活儿又不需要机器人干。我倒是觉得家庭服务场景,在未来能够拓展更多的可能性。以前我们想象的是,扫地有扫地机器人,做饭有做饭机器人,最后一个90平米的房子被20个机器人占了地方,这肯定是不行的。因此,人形机器人在未来应该集合各种功能,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机器人。家庭服务场景一旦突破之后,市场不可估量。
赵勇:我认为人形机器人可以在中距离范围内搬运一些重量不是很重的小物件。其次,还有一些比较柔性化的材料,比如说线缆、柔软的皮革等等,人形机器人去操作,可能会更合适。
付春江:首先还是要看人形机器人的相关特点,人形机器人相比于固定的工业机械臂,它可以移动,并且是双臂作业。在工厂里,凡是涉及到中距离移动、双臂操作、对效率要求没有那么高的工作,人形机器人都可以尝试。举一个例子,无论是国产大飞机还是欧洲空客,飞机的舱体都是放在固定位置,由人来进行组装。因为组装环境比较狭窄,工人在组装时的工位姿态比较反人性,所以空客已经在尝试使用人形机器人。
李贻斌:对于人形机器人而言,作为可以分为五类:一是移动作业,二是双手配合的作业;三是替换掉经常需要换工具的作业;四是环境变化大的作业;第五是需要实施决策的作业,这五类适合人形机器人来做。
付春江:从起量角度来看,我认为可以大概分成两到三个阶段。上千台的数量,理论上可以降低20%-30%,大概在十万美元左右;上到一万台以后,价格可以降低50%到五万美元;达到数万台,才有可能降到五万美元以下。
如果是达到了几十万台、上百万台的量级,那个时候整个行业的竞争都会非常激烈,肯定不止特斯拉一家做人形机器人。并且,无论是机器人的构型简化,还是生产制造工艺,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革。这种变革发生之后,有可能降低至两到三万美元。
因此我们认为,降本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是起量,第二步则是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来降低成本。
付春江:我认为到2030年左右可以到达第三个阶段。现在制约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大多都是动态模糊的不确定性任务。这种任务非常依赖于通用AI,而通用AI同样依赖于人形机器人的体量,两者需要实现一个相互循环、促进的过程。
李贻斌:成本方面,我不是内行人。但我个人认为,对于特斯拉来说,能够很容易地控制硬件成本,因为特斯拉的制造能力和配套能力非常强,因此,我觉得2万美元的价格,特斯拉可以做到2-3年之后做到。
赵勇:机器人行业本身就是以量换价,在我看来,万、十万和百万是三个重要的节点,只有达到十万台以上,成本才能大幅度下降。
此外,还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问题。即便人形机器人卖到一百万美元,如果在一年之内收回,那么市场还是会有人买单。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达到一个很好的投入产出比,量级也会迅速起来。
付春江: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厂商其实也可以具有一定的互联网思维,比如说硬件不赚钱,而是靠软件服务和相关数据来赚钱。如果要做通用的人形机器人,那么在进行产品定价时,就需要考虑实用性。我们曾经对友商Pepper进行过详细的分析,Pepper的定价在二十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一万元左右,一味的低价会对硬件产生了很大的限制,失去了人形机器人的意义。
还是那句话,如果我们在未来想通过软件服务和数据赚钱,那么就需要软件有能力去定义一切。而软件定义一切的前提,是我们有一个性能足够好、价格足够低、较为完善的硬件平台。
03 人形机器人如何“造得出来”又“造得好”?
光锥智能:现阶段,人形机器人非常火热,科技巨头也在陆续入局。但放眼全球,做人形机器人的公司仍然算不上多,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