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的食用方法很多,切片、研粉、制糕、作馅、做羹、煮粥、泡茶、煎汤、浸酒、作糖浆、制膏液、作丸子、烧菜肴,均可采用。

人参的外用方法,主要有捣泥外敷、局部搽擦和煎汁外洗3种。

切片含化
切片含化是最便利也是最常用的服用人参方法。
具体做法是,取入参片放口中,不要咀嚼,待其完全软化后再嚼烂咽下。
人参的这种吃法不但在民间沿袭,也为宫廷所推崇。清宫《人参底薄》即记载有慈禧太后采用含化的方法服用人参。
由于买到的人参往往是整支而干燥的,难以切断,可先放碗或盆内,隔水炖软;也可在焖饭时放入,待饭熟人参也就软了,然后切成薄片,如此切片并不费力。
切成片的人参晒干后装瓶内,盖好瓶口,放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瓶以不透光的深色瓶为好,避免光照,如能在瓶内放一小袋干燥剂则更好,有助于防止人参吸水潮解影响补益效果。
每日含化的量不宜多,以3~5片为宜。
含化人参的时间以晨起空腹时为好。此时服用,有利于机体的吸收,使补益效用得到发挥。
咽下人参渣后,可喝一大口开水,鼓漱数次后咽下,以清洁牙齿。
特别提醒: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牙龈出血及慢性咽喉炎者,均不宜采用上述含化人参的方法。
研粉服用

研粉服用是将人参研作细粉备用,按需服食。
采用本法的关键是将原支的人参研作粉末。可先将人参炖软后切作薄片,然后烘干,加工成粉末。人参要尽量研细,过筛后以瓷瓶密封存贮。
用人参进补或防治疾病,大多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如《景岳全书》的参苓散,即由人参与酸枣仁、白茯苓各等份同用。
这时可取人参单味研粉,其他药物另研作粉,然后将所有粉末拌和,过筛取粉,粗末再研再筛,最后装瓶备用。
人参粉的吃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用开水、米饮汤或药汁调和吃下,如《圣济总录》治中暑烦躁、多困乏力的消暑散,用人参粉末、白面各等份,用开水调和服下。
另一类是取粉末用开水、米饮汤或药汁送下,如《奇效良方》治疗吐泻病症的调中散,用人参,白茯苓,丁香,炙甘草,炒白术,紫苏。
将人参及其他药物分别加工成粉末,合和过筛后盛贮备用。
调和人参粉或送服人参粉,较普遍的是用白开水、米饮汤,也有用生姜大枣汤、木瓜汤的。
米饮汤有助胃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可用之。
生姜大枣汤能理气和中,胃部不适者可用之,一般取生姜3片,大枣5枚,加水煎煮取汁,以此汁代水送服。
木瓜汤可和中祛湿,治疗吐泻病可用之,一般取木瓜,加水煎取汁,以此汁代水送服。
在通常情况下,均可用白开水调服或送服。
现在也可将加工好的人参粉末装在胶囊中,既便于保存药性,又方便了服用。空心胶囊一般药店有售。

制作糕点
人参制糕,多作为配料与其他药物同用,再配合面粉或米粉制糕食用。
制糕前,人参宜加工成极细粉末,用筛子筛过后备用。其他配用的药物可以加工成粉末,过筛后用,也可以加水煎取汁,在搅拌粉料时代水和入。
制糕时,将面粉或米粉放盆内,放入人参粉、药粉或药汁,加水至适度,一并搅拌,制作成手捏之成块、松手会散开的糕粉,放蒸笼内蒸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