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参议院通过“降低通胀法案”,中国新能源出海遇难题
整体来看,LFP(磷酸铁锂)电池将来在美国有很大使用空间。这里重点关注的是,如北美建立40GWh的铁锂产能,其中工厂如何合作,是否通过合资方式进行,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完全可行的方案。
给中国新能源出海带来挑战
新法案的出台,对未来中国新造车进军海外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
目前,中国新能源主要依靠本土和开拓海外市场等地区来实现扩张,随着美国加大对自身的电动汽车上游产业链的投资,这将对目前全球电动汽车产业链中国企业产品性能和成本占优的局面发起挑战,而补贴的定向性也减小了我们对这个政策的获利的可能性。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整车、动力电池、电驱动等多个环节,主导整个市场并把握了很好的发展节奏。2022年6月单月新能源汽车全球单月销售达到913,479辆,同比增长54%,新能源汽车在全球的单月渗透率达到了16%,其中纯电汽车实现了12%的渗透率。而2022年前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就实现了416万的销售额,相比2021年全年675万的销售额,这个增长速度十分惊人。按照目前的节奏,下半年预估销售额能达到500-550万,今年能实现冲击千万的目标。
而美国通胀法案的发布,一方面是鼓励区域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对我们发展相关产业的直接鼓励和竞争。定向补贴减小了在相关政策上获利的可能性,同时如果直接进入北美投资必然会增加法案精准的指向性。所以我们不仅需要依靠本土市场,也要积极开拓东南亚等地区的业务,由此来实现市场的扩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必然趋势,其企图通过退税等方式来限制中国新能源等出海产业链在美国的应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还要持续发展,产业链技术还要持续突破,这条赛道是全球竞争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