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科技报道,曾有内部人士透露,B站内部将魔力赏的定位是“拉新”及“营收工具”,团队人数约20人,收入约占到B站电商营收的80%。
但上述B站公关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一数据过高,但他也没有提供相关数据。
2019年底,出席第四届中国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时,B站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王欣磊曾提到,通过在运营中加入游戏化元素的方式,魔力赏主要瞄准的目标群体是“Z世代+”的年轻人群,为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二次元衍生品购买渠道。
魔力赏商品池中,数量最多的是定价最低的“普通款”商品,如标价70元的动漫周边徽章摆件。南方周末记者咨询淘宝定制厂家得知,一款直径1.5cm、材质为马口铁的徽章,假如定制一千套,单价可以低至1.5元。
第二多的是“隐藏款”商品,其中机械键盘、耳机等电子产品是其重要类别。
魔力赏商品池里的供应商信息显示,阿米洛、黑爵是B站机械键盘的供应商。
南方周末记者以批量采购的名义先后向阿米洛、黑爵咨询,两家生产厂商的业务负责人均表示,如果是像B站这样大批量长期采购,平台能够拿到的价格可低至市场售价的75%。
黑爵公司相关负责人还表示,B站上售卖的产品当中,很多商标注为“bilibili”的都是双方合作开发的联名款,对于这类产品,厂家能够给到的让利空间更大。
针对魔力赏商品如何定价,魔力赏业务部门回复称,“用户购买魔力赏的保底普通款价格不高于商品在会员购单卖的零售价,所以用户保底是可以拿到一个普通款商品,并有一定概率获得欧皇款。”
如何规范盲盒
尽管大多数买家都会用“戒赌”来形容放弃购买魔力赏的行为,但在魔力赏界面,“透明公开、合法合规、概率公平”三大承诺被醒目地标识出来。
在王林看来,魔力赏是用盲盒形式包装的“一元购”。风靡全国的“一元购”被整治前,王林曾在其中投入一千余元。
2016年左右,靠着“1块钱买iPhone”“1块钱买宝马车”这样的广告宣传,网易、京东、苏宁等电商巨头吸引了上百亿人次参与抽奖。“一元购”的商业模式是将商品价值拆分成一元一份的号码。达到抢购设定的人次,系统自动给出一个号码,拥有该号码者即为奖品获得者。
2017年,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为“一元购”产品定性:部分属于变相赌博行为,部分则涉嫌诈骗。随后,这类抽奖活动逐渐在互联网上消失。
广强律师事务所非法集资、网络犯罪案件辩护与研究中心律师卢捷培认为,由于用户购买魔力赏参与抽奖时,至少能够获得一个保底商品,而非像一元购那样,最终只有一位参与用户中奖,当下的魔力赏活动与一元购还是存在着本质区别,更类似于开盲盒。
但卢捷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当前出台的相关规范来看,以盲盒形式进行经营的魔力赏也并未做到完全合规。
据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和2022年初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上海市盲盒经营活动合规指引》中的相关要求,抽奖、盲盒类活动应当公布奖品或商品的种类、投放数量、价值范围、分布情况,以及可抽取次数、抽取概率等关键信息,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
但魔力赏的产品销售界面,仅在“购买须知”处注有“超神款”“欧皇款”“隐藏款”“普通款”商品的概率,此外并无各类商品投放的初始数量、已被抽取情况以及参与抽奖人数等信息。
对此,南方周末记者在线咨询了B站客服,客服表示,详情页中公布的概率是由各款商品初始数量配比计算出的。随着用户的购买,库存会发生变化,因此实际购买到各款商品的概率是实时变动的,可能会与初始配比稍有不同。至于商品初始数量,客服表示,暂无此类信息。
“虽然平台方面承诺自己可以给到一定的获奖概率,但没有公开就没有透明度,获奖概率动态变动却不做公示,既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也没有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对于此类线上盲盒抽奖行为,平台方面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公证和实时信息公开的方式提高商业活动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