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国新办举行“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工作”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近期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并结合发展中存在乱象提出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建议。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关键领域实现了一些突破,整车的正向研发体系基本形成。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增长,1-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34.1万辆,对汽车出口贡献率达到了26.7%。
相关负责人明确,下一步,将加快充换电、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优化新能源汽车实施的“双积分”管理办法;并加强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支持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进一步发展。
而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发展,有受访专家向记者表示,在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和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企共同影响下,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并对相关原材料提炼再利用,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达22.9%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改善全球生态环境的共同选择。
“近年来,中国顺应汽车产业的变革趋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关键领域实现了一些突破,整车的正向研发体系基本形成。”辛国斌指出,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397万辆和386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2.9%。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指出,8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52.9万辆,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9%,4-8月新能源零售走势继续保持火爆状态,7-8月的高位平稳走势预示着3季度的销量超预期。
崔东树认为,至今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8月小鹏、哪吒、理想、蔚来、零跑、威马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和环比表现总体很强,尤其是第二阵营的哪吒、零跑等表现较强,这也是细分市场赛道的优势。”他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也比较抢眼。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王金照在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表示,最近这些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很快,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出口。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出口大国。
中汽协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增长,今年1—8月份,新能源汽车出口34.1万辆,对汽车出口贡献率达到了26.7%。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创新突破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相关配套产业也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指出,从配套环境看,累计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数量由2012年底的1.8万个,大幅增加至今年7月底的398万个,同时建成换电站1625座。建成超过1万个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基本实现退役电池就近回收。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相关产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也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乱象。
辛国斌指出,新能源汽车目前成为了一个风口行业,吸引了大量技术、资本向这个行业汇拢、集聚,加之一些地方政府也有转型升级方面的愿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部分省市、地方确实存在着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情况。
“这些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随着产业的成长、成熟,这些问题都会逐步得到消化解决。当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加强政策法规协调、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保护等方面的新任务,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今后加力去解决的。”他强调。
下一步,工信部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布局,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后续将重点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统筹协调。推动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任务,发挥各方协力、完善支持政策,促进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把相关问题研究透、解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