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十年:欧美抢跑,日韩超车,中国企业如何后来居上?锂电十年:欧美抢跑,日韩超车,中国企业如何后来居上?
“僧多粥也多”,就免不了大战。率先冲出重围的是曾毓群和他的宁德时代,在2015年工信部公布的新能源车目录中,3200 款车型里有500 款都使用了宁德时代的电池。
曾毓群来源:宁德时代
曾毓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假如我们不是世界第一,我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这也奠定了宁德时代日后的地位。复盘宁德时代的成功,主要在于早期宁德新能源的技术储备优势,以及对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条腿走路的策略。
从2016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政策的补贴逐渐向以三元锂电池为主的高续航动力电池倾斜,而在此之前,磷酸铁锂电池是市场的主流,占据70%以上的份额。
两条腿走路的宁德时代,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16 年,宁德时代营收增长161%,归母净利润同比大涨206%
在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名中,前十有七家企业来自中国,依次为比亚迪、CATL、沃特玛、国轩高科、力神、比克以及中航锂电。中国锂电开始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里初露锋芒,并拥有了一席之地。而当年的销量第一正是日本的松下,其全年销量达7.2GWh。
接下来的一年,宁德时代开始持续发力,坐上了动力电池全球销量冠军的宝座,2017年宁德时代的出货量达到了12GWh,略高于第二名10GWh的松下,至于韩国的LG化学和三星SDI当年的出货量分别只有4.5GWh和2.8GWh。
这是中国锂电池公司首次占据全球出货量榜首,世界看到了中国独角兽企业的实力。
04迎来巅峰
2017年4月27日,当宁德时代带着产品和理念参加欧洲电池展之际,公司所有员工收到一封邮件,题目是“台风来了,猪真的会飞吗”。
发这封邮件的是曾毓群,彼时的宁德时代烈火烹油,不少员工也开始自满。然而曾毓群却嗅到了一丝危险。“当我们躺在政策的温床上睡大觉的时候,竞争对手正在面临生死关头,玩命干,一进一退间的差距可想而知。”
“如果外国企业下半年就回来,我们还可以蒙着眼睛睡大觉吗?”
风光无限的背后并不是没有暗斑,事实上不只是曾毓群担忧,所有国产锂电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政策的的红利期过后,后面的日子该怎么过?
而借着这个机会,几年前搁浅的日韩企业卷土重来,对于国内电池企业来说危险的信号也越来越重。2018年7月—12月,韩国LG化学和SKI、三星SDI先后宣布重启国内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或建新工厂,老大哥松下也没落下,同时宣布将投资数亿美元,用于大连松下电池工厂的产能提升。
松下国内的工厂 来源:松下
外资企业大步快跑,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势在必得。
更为严重的是,国外企业为了遏制中国锂电的发展,频繁报出超低价抢单。2018年,LG化学甚至以“ATL向美国大量出口在中国生产的价格低廉、质量低下的电池”为由,想美方申请禁止进口ATL电池。
但多年的“温室保护”,为我国的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越来越多的国产锂电池企业占据全球动力电池的份额。事实证明,当时国内锂电汽车行业,早已经不同往日。
无论是宁德时代,还是国轩高科,装机量占比并没有因此下滑,宁德时代的优势反而开始逐渐扩大,甚至开始从松下口中抢食蛋糕。
2018年7月,马斯克漂洋过海从美国飞到上海,成功签下了特斯拉上海工厂的落地协议。签完协议之后,马斯克并没有立即返回美国,而是见了一个人——曾毓群。
这也为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合作奠定了基础。2019年,马斯克经常给曾毓群发短信,问他能不能控制成本,给特斯拉提供更便宜的电池。彼时特斯拉刚和松下因电池价格问题闹掰,而曾毓群告诉马斯克,关于成本问题“我一定会有解决方案”。
2020年,宁德时代正式成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双方的牵手让宁德时代的股价一飞冲天。
在这之前,日本松下一直是特斯拉动力电池的头号供应商,从2008年开始合作,双方牵手已有10余年的时间。得益于与特斯拉的深度绑定,松下的动力电池市占率也曾一度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