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突然发作且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休息和服用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等神经症状,以及情绪上的恐惧或濒死感。
第二,与胃肠道疾病非常相似的上腹痛,以及恶心呕吐腹胀;与牙齿疾病相似的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
第三,难以形容的不适感和发热,老年人常伴随神志不清,无法主诉病症。
第四,24小时内多见心律失常,几小时至发病数日内,易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出现以上症状,必须引起足够的警惕,及时就医诊。
但是这些症状中,不少人存在疑问。
牙疼胃疼就一定是心肌梗死吗?
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判断,自己是否是心肌梗死的高发人群。
首先,有冠心病的人通常有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病变的基础。血管内壁被脂肪等物质附着,长时间后硬化、狭窄,在剧烈运动或激烈情绪时,极易出现附着物的松动移位,也就是堵死了血管。
其次,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也高于一般人群。高血压,意味着血液对血管壁的冲击力度大,如果不按医嘱稳定服药,就会持续出现血压值过大地上下波动,严重时引发心肌梗死。
第三,参照第一条,血管沉积脂肪的头号原因,就是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较正常人粘稠,在血管中相对缓慢地流动。当血流速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就容易并发血栓。血栓塞在脑部血管,就是俗称的脑梗,塞在心脏冠脉,就是心肌梗死。
最后,急性心肌梗死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当父母等直系亲属有过相关病史时,就要时刻注意自己此方面的健康状况。
需要注意的是,高发并不等于必发,定期去医院主动检查,是解决担忧的不错选择。
三、心梗治疗不及时,入院后悔不已
赵先生入院后,医生进行了紧急处置和检查,但由于错过了最佳的窗口期,且事先未做任何自救,后期合并了心功能不全和房室传导阻滞,今后要终身伴随着这些伤损。急救过后苏醒的赵先生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