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网络热点

长期应用基础胰岛素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治疗方案如何优化?

常驻编辑 网络热点 2022-12-09 胰岛素   时方   血糖   糖尿   基础   低血糖   剂量   并发症   中华   不佳   晚餐   糖尿病   患者   小时   杂志   方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加剧,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攀升,我国情况尤为严重。最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1]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血糖长期升高会造大血管、微血管等并发症,如周围神经病变、心肌梗死、脑卒中、糖尿病足、肾功能不全、失明等。糖尿病的并发症危害极大,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重中之重[2]。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1、长期应用基础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析因

常用的血糖监测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和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GA)。简单来说,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反应了单个点的血糖水平,GA反应了最近2-3周血糖的平均水平,而HbA1c反应了最近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都会影响HbA1c的高低。对应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而言,餐后2小时血糖贡献可达59-69%[3]。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随着糖尿病病程的不断延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5]。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通常应用口服药物即可控制血糖,随着胰岛功能变差,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不足以控制血糖,通常需要外源性应用一针或多针胰岛素用于补充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若β细胞功能越来越差,仅注射一针基础胰岛素也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此时需要转换为预混胰岛素或基础-餐时胰岛素方案[6]。如果不及时转换方案,单纯地增加基础胰岛素剂量,不但对血糖控制的改善有限,还容易造成低血糖[7]。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2、血糖升高的解决策略,2针vs. 4针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早期良好的血糖控制十分重要。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的后续随访研究表明,早期强化治疗严格控制血糖的患者,后续心肌梗死、微血管病变及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这是身体的一种良性“代谢记忆”效应[8]。对于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7.0%,而年轻、病程较短、预期寿命长、无并发症、不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HbA1c控制目标为<6.5%甚至接近正常[2]。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项关于基础胰岛素治疗后血糖达标情况的研究表明,在长达24周的治疗后,仍有高达42%患者HbA1c未达标[4]。由此可见,注射基础胰岛素HbA1c控制欠佳的患者并不少见。当基础胰岛素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时,有2种解决方案:一种是调整为2-3针预混胰岛素;另一种是调整为2-4针,增加1-3餐前的餐时胰岛素[9]。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那么这两种方案有什么区别呢?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中含有30%速效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一项研究表明,对使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调整为门冬胰岛素30一天2针或3针注射,24周后HbA1c平均降低1.6%和1.7%,且研究期间严重低血糖时间发生率低[10]。除了预混胰岛素,另一种调整方案是增加餐时胰岛素。从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对比,使用门冬胰岛素30和基础-餐时方案相比,降糖疗效类似,整体低血糖风险类似[11,12]。依从性方面,应用预混胰岛素地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基础餐时方案[13]。此外,若选择基础-餐时方案需要注射两种胰岛素,因此需要准备2支胰岛素笔,容易混淆[14],并且治疗成本更高[15]。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3、使用门冬胰岛素30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把基础胰岛素更换为预混胰岛素的时机。根据国内外指南共识推荐,在:(1)应用基础胰岛素后3个月空腹血糖达标,但是餐后血糖或HbA1c不达标;(2)餐后2小时血糖比餐前血糖增幅大于等于3mmol/L;(3)基础胰岛素的用量超过0.4-0.6U/kg/d[16,17]时,可转换为预混胰岛素方案治疗。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接下来看看应用门冬胰岛素30的剂量调整方法。总体原则是:相同日剂量转换,早晚餐前1:1分配;先参考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剂量,再参考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剂量;一周调整1-2次剂量,直至达标[18],具体如图1所示。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图1 门冬胰岛素30的剂量调整方法(点击查看大图)Nfw拜客生活常识网

调整为预混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之后,定期监测血糖是十分必要的。建议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3天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每2周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3次血糖,即空腹、晚餐前和晚餐后血糖,每月复诊1次,复诊前1天加测5个时间点血糖[19]。自我血糖监测时推荐按照以下表格进行:

相关阅读:

  • 柚子含有胰岛素成分吗
  • 杨洋热巴、白敬亭马思纯,谁才是今年最甜 CP?
  • 糖力宁植物胰岛素胶囊是真的吗
  • 韩国男网红女装骗大叔嫖娼,揭露真身遭暴打!直播看呆网友
  • 日常行为对血糖影响大,这些误区不改,血糖难控
  • 最高降幅72%!胰岛素全国“团购”将在佛山落地
  • 长期吃面条也会引起肥胖问题
  • 明天起,平均降价48%!国家集采胰岛素落地安徽
  • 低胰岛素减肥法食谱,低胰岛素减肥食谱
  • 维生素D好处那么多,补得越多越健康?小心中毒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