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因食物原因致死率全球第一?怎么吃更健康?一文告诉你
根据《柳叶刀》近期发布数据,在追踪了全球195个国家,1990年到2017年的饮食习惯后,专家们得出结论,全球有1100万人因为吃的不健康而死亡,相当于每100个人就有22个人因为吃的原因死亡。中餐虽然很美味,但是,中国因为食物导致的饮食的死亡率在人口的前20大国中的第一名。
其实从我国高的心血管病发病率就可以看出端倪。据统计,在2017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每年我国约有3亿人确诊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而且数量在不断上升。除了确诊病例增加,因为心血管病相关的死亡人数占总体死亡人数的40%。相当于10个人就有4个人。
很多人一直有个误区,以为高脂肪的食品是心血管病的第一杀手。但是经过柳叶刀的统计,Na的过多摄入才是致死的第一大。其次是粗粮和水果的摄入过少。这恰好都中了很多人的饮食习惯。

Na--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钠无处不在,最常见的就是食盐。根据国家膳食指南,每人每日推荐摄入的盐要小于6g,而经过调查,大部分人的盐的摄入都远远超过标准量。除了盐,还有很多Na摄入的途径。很多人做菜会放酱油,生抽等调味品。根据某品牌生抽的营养成分表,每15ml就有Na 1189mg。生抽是很好的调味品不错,但是也可以把生抽看做“盐水”
除了厨房调味品,零食也是盐分摄入的阵地之一。比如很多人喜欢的薯片。根据某品牌薯片的营养成分表,每40g含有钠323mg,如果每天吃500g的话,就等于吃进去了4g的盐。偶尔吃一次身体还能代谢代谢,但是长时间摄入过量的钠就容易导致高血压等。
在钠进入人体后,血液会吸收,血浆的钠含量增多之后,会引起细胞外的液体浓度变化,继而影响肾脏,心脏等。以前大家都把高血压等都称作“富贵病”,其实是有道理的。往前几十年,大部分人都在从事体力相关劳动。流汗会让体内盐分流失,但是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转向室内,还保留着原来的生活习惯就会造成体内的盐分摄入量过多。

多吃粗粮--降低慢性病发病的风险。大家经常吃的米饭和馒头都是属于精制粮食。含有的膳食纤维非常少。饭后血糖升高很快,很容易让身体失去对血糖的控制。而全谷物的粮食中,除了淀粉外,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多吃全谷物的主食能很好的降低直肠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其实,杂粮的摄入很方便,在超市就可以买到很多杂粮。大部分的杂粮是可以平时焖米饭的时候一起煮就可以。不过杂粮有点像黄豆,煮之前要用水提前浸泡一夜。

水果摄入过少。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