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注:OGTT指口服糖耐量试验,75g的纯葡萄糖让成年人服下(未成年人根据1.75g/kg计算,总额限于75g),对其血糖值变化进行监测,依此查探该个体的体内血糖调节能力以及胰岛β细胞的功能状况。
包含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两种状态,前者主要异常表现为空腹血糖值升高,餐后正常;后者则以餐后血糖上升为主要症状,这两者是为了更加确切地区分处在糖尿病危险地带但尚又未真正患病的人群而划分出来的。
李女士的两个血糖值分别是6.9毫摩每升,10.1毫摩每升,对照表中数据看属于糖耐量异常的阶段,离糖尿病是一步之遥。这位女士平时爱吃甜食,日积月累下来体内血糖对胰岛素作用敏感性下降,无法正常帮助组织利用葡萄糖和存进葡萄糖合成肌糖原、肝糖原,血糖水平升高。
但除了偏爱甜食,以下这些原因也容易使人进入糖尿病前期:
·遗传易感性。经过无数临床和实验室研究,基因序列中出现IRS-1、GR、UCP2的个体患糖尿病的概率超出常人,以IRS-1举例,它的核苷酸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有关,若804密码子出现GCG序列、971密码子出现ACG序列,这两个密码子的额突变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或者低敏,使得该个体糖尿病病发几率增高,总的来说,这类人群的血糖比旁人更易上升。
·外界因素。尽管基因是最根本的致病因素,但是有些基因是否表达还是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莫大关系。
①体重。两方面原因:
1.肥胖者饮食上无论脂肪、糖分、油量还是盐分都像相较普通人更高,进食量也更多,这需要体内的胰岛素超负荷运转来将血糖将降至正常水平,但时间一长体内的血糖对胰岛素就会产生抵抗或者变得不敏感,血糖一直维持在高水平;
2.肥胖者通常都懒于运动,身体素质和器官机能相对更差,对血糖的处理能力也在减弱。
②年龄。人衰老的过程从另一层界面来解释就是器官机能的衰退,其中胰岛功能赫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