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各省份排行
还比如微信好友通关次数的排行,可以看到微信好友的排行情况——又是可能会质疑自己智商的时候……
然后,当大家都在玩,并且对这款游戏的“难”形成了一定认知的时候,这款游戏某种程度也变成了一种智商检验器,你为了证明自己没问题,就会一次次发起挑战;而挑战通过的话,心里就可能会得到极大满足甚至会刻意发朋友圈炫耀。
为什么这款游戏具有这么好的社交攀比效果呢?
其实,这里暗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较前提,就是一般越简单、越不用动脑、越容易通关的游戏,越无法突出差异,就跟我们在上学时候一样,越难的题越少人会做,高考需要设置难度不同的题目。
所以我们看到那些难度很低、容易通关的游戏里面这类排行并不会有多大的心理起伏,但是看到羊了个羊的排行就会——差异太大了,很可能会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
这点会配合社交传播,后续会讲到。
(当然还有各种魔性洗脑的音乐和简单粗糙的图片就不一一列举了)
02
让你上头的游戏机制已经铺好了,接着就是怎么让你进来玩了。
这里非常厉害的点在于,敢于颠覆大家较为固化的心智认知来制造反差感,激发大家的好奇,制造传播点。
在大家的认知中,一般的这种游戏,非常简单,这种简单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门槛低,可以快速上手,另一方面是不怎么费脑和情绪,轻松休闲,然而这个游戏一反常态,直接说自己特别难,大家就会疑惑,这种游戏有什么难的?这是第一个反差。
第二个反差是大家不会料到在第二关就已经如此难了,尤其是在第一关绝对可以过的情况下。通常在刚开始的两关之间,不存在如此巨大的难度差异,这个差异不能用天差地别来形容,应该用生局和死局来形容。所以刚开始不明所以的时候,你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就会一直玩下去。
这里设计巧妙的点在于,明明这款游戏就是玩“第二关”的,它却故意整出了第一关,这第一关可以看做教学,但是也变成了对于初玩者的障眼法,成功制造了第二个反差,同时附带的第三个作用是,增加点死亡成本——一旦死亡,重新来过,第一关也要重新开始玩。
传播点埋好了,运营推广就可以顺势而为了。
羊了个羊首先是用反差来制造好奇,大家很难相信类似消消乐的这个游戏第二关这么难,越说越好奇、越想玩,随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好友入坑,并分享这个东西的确是这样的违背你的认知,你的好奇心就越积越多,终于出现一个契机——比如说有一个好友分享给你,你可能就顺势一起入坑了。
所以这个游戏,群体的传播推动是至关重要的。
群体不断推波助澜,这把火就越烧越旺……
03
很多人玩了后,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觉得这个游戏就是难度高到让你过不了,必须要看广告或者分享,就是个广告播放器。除了获客之外,就是在榨取你的时间和广告价值。
就跟拼多多拉人砍100元一样,很多人最后就是怎么都砍不到。
所以对这款游戏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情绪。
看起来,游戏方似乎根本不怎么考虑用户这方面的感受,根本不做细水长流。
——可能的确是这样的。
对于游戏方而言,玩家被骗了没关系,获客和赚广告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就行。
这种小游戏的生命周期实在是太短了,所以绝大部分时候只要收入能够盖过成本就是赚钱了,“跳一跳”还是月抛型,这款估计直接就是周抛型。
但是也不仅仅只是这个原因。
之所以造成这个结果的关键原因是:只有一关(指的是第二关,第一关可以看做教学——都能过),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了同一关——玩家的核心体验、获客、看广告等……
因为游戏只做一关,通关即结束,所以尽量不要让玩家通关,他们就会一直停留在这关,继续贡献时间和广告费。
为什么不能通关呢?两个原因:
第一是这个带有挑战和社交性质的游戏,一旦通关,挑战结束、po朋友圈,那么这个用户很可能就不来了。
第二是通关了会极大弱化对它难度的认知,不利于前面说的社交传播。
这里涉及到一个有点违反常识且很重要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只设置玩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