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除了疫情和自身问题,文创火成这样,河南旅游还热不起来是不是说明文创x旅游这个模式本来就不行?
不能这么说,因为有行的。
比如故宫和敦煌,前者文创产品年入过10亿元,后者即便在2021疫情期间门票还是供不应求。
这两家的共同点,就是一直在持续提炼自家独有的文化,创作和独有文化有直接联系的文创内容,并以此积攒流量,落地在旅游,也直接用流量变现。
比如故宫提炼清宫文化找了周生生合作了主题首饰,和叠纸游戏做了清宫主题游戏服饰、和网易做了《千里江山图》主题的手游《绘真·妙笔千山》等等。
敦煌则有标志性的壁画、秦汉文化、丝绸之路等。和韵文博鉴合作的文创帆布包、书签,和腾讯《王者荣耀》,网易《梦幻西游》合作的主题版本内容;以及一系列长期的数字化内容,与授权衍生产品的出售。
换而言之,实现文创x旅游价值的方式,应该是先提炼独有文化,再持续做以这种文化为核心的文创内容,最后落地在旅游上。
这里面,提炼、落地、持续输出都有可能会借助到外部行业、品牌能量,这两家,突出的案例中,合作方都是生产、传播、销售效率很高的游戏业。
大火的文创是什么?和旅游有什么关系?
说了这么多的文创、文旅、旅游……,这些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字面来看,文创就是文化+创意,文旅就是文化+旅游。
具体来说,文创其实是一种文化内容生产方式,是对文化进行高度总结后,结合当下人民需求,做出内容。它的形式很多,做主题音乐、舞蹈,做相应题材的游戏、动漫或潮玩、模型都是,和旅游的结合也是一种。
为什么要做文创呢?
文章前面也有说到,文化本身是无价的,无法销售,也无法变现和统计其价值。
而文创就是把文化做成具体内容,获取具体的价值和价格去变现,并形成一个较长的产业链。
这个产业贴合“十四五”规划,是趋势里的重点。产业链覆盖线上线下多个产业、场景,上游有充足的文化资源,可以靠IP授权获利;中间有咨询、开发等服务商,靠卖自身能力变现;下游有渠道、执行商,卖自身能力和用户。
既贴政策、趋势,又能在多场景、多环节赚钱,机会多,空间大,所以文创领域的创业一直十分性感。
文旅呢?其实是给旅游附加一个文化体验,以文化作核,留住以往只来景区逛逛的的游客,也做以往交通、观光、食宿外的文化内容和服务,增加收入。不少人认为,文旅也是文创产业的其中一个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