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中国的21世纪初,全球车企纷纷来到中国合资建厂,中国基础设施投入屡创新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者的口袋逐渐丰腴,汽车和房子成为生活所需,对品质的需求逐渐升级。当初的微型车霸主奥拓、夏利逐渐衰落,中大型车和SUV逐渐崛起。
这一场景正在印度再现。过去十年,“印度消费者对SUV车型青睐有加,而不再是小型掀背车和轿车”。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董事斯奈迪普·波哈拉(Snehdeep Bohra)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SUV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强的道路适应性。
数据显示,SUV在整体汽车市场销售中的占比从2021财年的不到5%增加至2022财年的49%。其中,紧凑型和中SUV在2022财年以近38%的销售份额继续主导印度汽车市场。
波哈拉补充称,虽然省油和售后仍是选车的重心,但印度汽车消费市场已经升级,高收入群体和置换车主的比重逐渐增加。
“微型汽车消费市场正逐渐萎缩,难以引起众多整车厂的兴趣。”IHS Markit(埃信华迈)印度汽车市场副总监普尼特·古普塔(Puneet Gupta)告诉出行一客(ID:carcaijing),受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及俄乌冲突的影响,印度中低收入群体的工作不再稳定,被迫消耗储蓄。同时,受原料价格、芯片短缺等因素影响,车价上涨了三成,动摇了这些价格敏感人群的消费信心。
古普塔预测,B级和C级汽车未来将占据印度汽车消费大半市场。在大型汽车和SUV 税负高昂的情况下,豪华汽车销量仅占整个汽车市场的1%左右。中期而言,预计豪车市场将从2021年的2.7万辆增长到2025年的4.5万辆左右,但仍占汽车市场总量的1%左右。
铃木传道,印度苦寻自主造车路
不同于中国自主品牌的百花齐放,印度自主品牌还相当少,年销量过万的只有马恒达和塔塔集团两家。
“当年,我开大使牌轿车上街,别人都自动给我让路。”家住新德里的政府雇员拉杰库马尔(Rajkumar)回忆道,当城里的警察看到由红“樱桃”车顶灯护卫的白色“印度斯坦大使”时,都会拦下其他车辆为其让路。
1942年,第一家本土汽车公司印度斯坦汽车公司(Hindustan Motors)正式成立,紧接着Premier、Mahindra & Mahindra(马恒达汽车)和Tata Motors(塔塔汽车)也纷纷建立。
这款仿照英国著名的莫里斯·牛津老爷车,由印度斯坦打造的“印度斯坦大使”被视作权力的象征。不同军种和官衔的领导人各有不同颜色的“印度斯坦大使”车队。
印度独立后曾长期宣称奉行社会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而国产的大使车也就成了那个年代的标志性象征之一。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市场份额逐渐减少。2017年2月,法国汽车制造商标致集团(现为Stellantis公司)出价8亿卢布,收购了这款车型。
塔塔汽车如今是印度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公司、商用车生产商,借助1954年与德国戴姆勒的合作,至今在印度商用车市场占有巨大的市场份额。
塔塔最为外界所知的,当属收购英国品牌捷豹路虎一举。2008年3月,印度塔塔集团出资23亿美元,从福特汽车公司手中购得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成为英国豪华品牌的新主人,吸引全球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