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纳闷这条规则是怎么想出来的?
能不按期交房甚至烂尾的房企,肯定是把监管资金挪走去偿还快到期的债务了,这种房企的资金链基本上就是靠头发丝在链接着,断裂那是分分钟的事情。
你现在再把他公示为信用差的房企能起到什么作用?
公示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看看,这房企的信用拉胯了,以后别给他融资放贷了?
笑话,他但凡还有能融到资金的可能,还需要挪用监管账户的钱?你这公示还当人家房企会怕?
这种房企就好比半个身子已经掉到粪坑里了,你现在再往他头上扔一坨大便,你觉得他还能在乎么?
屎多了他不愁啊!
再说了,就算公示了下来又能如何?供应商的商票谁来结算?施工单位的账款谁来付清?房子还不是照样盖不下去?
钱的问题不解决,烂尾楼的复活终将是一个死结。
但是钱又从哪来?
靠市场继续进场的购买力来给房企回款?上半年住宅商品房的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1.8%,而待售面积同比却增加了13.5%。
买房的越来越少,库存越来越大,再加上最近烂尾这新闻又吓到了潜在购房群体再次延缓的新购买力进场的速度,这条路指望不上。
这两天各地的购房补贴,税费减免,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团购买房,10%分期首付等等想尽办法恢复购买力的操作,不就是想扭转这个趋势么
但你这甜头是不是给的太少了?我不买兰博基尼是因为我缺那2000元的优惠券吗?
补贴总房款的1%?契税减免个50%?这点补贴和总房价相比怕是还不够塞牙缝,10%分期首付倒是把杠杆加上去了,但是房价没降低,该多少钱还是多少钱。
指望这种政策推动购买力,差不多属于一种美好的幻想。
购买力这边指望不上,就得靠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房企输血。
就现在房企这个债务压顶的形式,就目前新房这个销售速度,就现在这个地价的萎靡状态,哪一个因素都不支撑房价上行,没了房价上行,市场怎么可能恢复信心?购买力怎么能乖乖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