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农夫山泉硬生生从巨头嘴里撬了一块市场,原本稳定的瓶装水市场再次变得混乱起来。
相比于还在端着的娃哈哈、乐百氏,康师傅的身段更加灵活,学着农夫山泉搞了个新品类——矿物质水,定价1元。
这种水号称添加了多种矿物质,“多一点健康”的口号更是耐人寻味,一度将娃哈哈、农夫山泉打得不能自理。
到了2008年,康师傅又增加了“优质水源”的描述,直戳农夫山泉命门,但狙击却在无形中上演。

康师傅矿物质水广告
同年8月,一篇名为《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文章在网上疯传。
作者称自己“潜入”康师傅杭州水厂,发现其“优质水源”,其实就是自来水,只不过人工添加了矿物质。
随后,农夫山泉一边指责某品牌“伪健康”,一边派人在便利店刊发“水源门”事件的报纸。
就连钟睒睒也亲自下场,声称“坚决反对人工添加”。至于为什么8年前反对无添加,8年后反对添加,则是个玄学。
一个月后,康师傅高管在舆论压力下集体道歉:
“优质水源”的确是自来水。

康师傅“水源门”
康师傅翻车后,瓶装水销量一路下滑,以至于2008年年报都透露着悲愤:矿物质水在2008年遭遇了一场匿名的、有计划的伏击,竞争环境相当恶劣。
而昔日的老大哥娃哈哈,则在2006年丢掉了行业第一,到了2013年又被挤出前三,退守三四线城市。
乐百氏先是在2001年被达能收购,雪藏瓶装水业务,又在2016年贱卖...
唯有自立门户,创建了景田的周敬良搞出了“天然矿泉水”百岁山,让既反对无添加、又反对人工添加的钟睒睒无话可说,还顺势整了波广告:暗示农夫山泉是水库水。

百岁山广告
有趣的是,真正能和农夫山泉过招的,反倒是一个纯净水品牌——投身华润的怡宝。
5、有钱,就要为所欲为
世纪之初,华润的重心一直在啤酒业务上,瓶装水则保持着“小市场、大份额”的思路。
怡宝依靠“全民巷战”,集中攻占广东市场,最终夺下了50%的市场份额。
到了2007年,华润旗下的雪花啤酒已经是全国第一,便将啤酒的打法复制到了瓶装水领域。
啤酒存在150-200公里的销售半径,因此华润就在全国收购啤酒厂,为其更换设备、提高产量,再向周边地区延伸,让区域间相互扶持。
时机成熟后,将独立区域连接成片,实现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张。

放在瓶装水中略有不同:在各地找代工厂,用祖传的“全民巷战”单点爆破,最终将所有独立区域连成一片。
反映到现实,就是怡宝43个工厂中,有34个代工厂。
这在华润内部被称为“蘑菇战略”,不过在笔者看来,叫“有钱可以为所欲为战略”更加贴切。
2009年,怡宝进入全国前五。
到了2013年,怡宝挺进前三,开始抢占农夫山泉的份额。
伴随着怡宝的高歌猛进,既狗血、又硬核的第三场水仗,也在夜幕中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