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就是很多人挂在嘴边,常说的“流动性陷阱”。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这是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来的观点。
凯恩斯这哥们可别小瞧他了,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改天,咱们有空详细介绍一下他。
凯恩斯认为,当货币政策没办法刺激经济,你无论怎么降低利率,怎么增加货币供应,但是都没办法去刺激经济。
经济就像是一潭死水一样,你怎么刺激都没用,那样一来,货币政策就会失效。
老百姓手中的钱袋就像是一个能够吸收任何物质的“黑洞”一样,把国家分配给国民的所有货币都无情地吞噬掉了,由此产生了一个货币需求无限大的“流动性陷阱”。

简单的说,最典型的流动性陷阱是什么呢?
当经济不景气出现了,所有人一致的共识都是觉得现在经济不景气了,那么我手里有资金的人,我就不投资了,我也不愿意把这些财富作为个人享乐的消费资料消费掉。
我不会买房,我也不会去买车了。
我只会选择以现金或者以储蓄的方式去持有财富。
无论国家怎么增加货币供给量,都没有用,最后这笔钱,都会被老百姓们给存起来,大家不愿意消费了,所以最后,国家的任何经济刺激政策,对社会整体的需求,对物价水平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这就是流动性陷阱。
代表了一种很悲观的经济情绪。
有不少人看到这,都会点点头,觉得现在中国不就是这样吗,经济不景气,大家似乎都不愿意消费了?
可实际上,中国现在经济的情况,和凯恩斯所描述的这个“流动性陷阱”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什么差别呢?
首先,咱们国家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西方那些纯市场经济的国家差别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