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学大师一些核心观点的质疑
宋 圭 武
内容提要:“斯密悖论”并不是悖论;“科斯定理”只具有短期局部均衡意义;“帕累托最优”也只具有局部均衡意义;凯恩斯“节俭悖论”也是不存在的;经济学需要以新理念综合多学科知识建立大经济学体系;经济新常态也呼唤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关键词:经济学 创新 大经济学
斯密、科斯、帕累托、凯恩斯等一些经济学大师提出的一些命题,有的已经成了经济学的教条和定理,但仔细分析,其中有些命题是有问题的,需要纠正其不正确的看法。未来经济学需要以新理念综合多学科知识建立大经济学体系。经济新常态也呼唤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一、“斯密悖论”并不是悖论
英国学者亚当·斯密在1759年出版的伦理学专著《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认为:同情心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在1776年出版的经济学专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斯密又认为:在经济生活中,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主要是利己心,而不是同情心或利他主义。人们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利益。这一明显的矛盾,被德国学者约瑟夫·熊彼特称为“斯密问题”或“斯密悖论”。
笔者认为,所谓“斯密悖论”只反映了斯密观点的自我矛盾和冲突,而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斯密悖论”。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是利他或道德,而不是利己。
首先,利己是个人进步的直接动力,但不是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利己要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必须要受到特定的制度约束,才有可能转换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对此,斯密也认为,利己的人经过市场的自由竞争,最终利己转换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所以,斯密在论述中实际上是自己也否定了自己的观点。
其次,在现实中,由于很难找到一个完美有效的制度设计,来约束人的利己主义,所以,利己主义往往对社会进步产生诸多破坏。第一,利己增大了社会制度的设立成本和监督成本。第二,基于利己的社会博弈往往有可能让社会陷入囚徒困境,最终让社会呈一种异化的特征。即人们追求拼命利己,但最终并没有达到利己的结果,而是相反,利己最终成了害己。
再次,在现实中,若一个社会富含利他主义精神,社会进步就容易很多。第一,社会富含利他主义精神,会大大减少制度的设立成本和监督成本。第二,社会富含利他精神,产品质量更有保证。第三,社会富含利他精神,产品价格会更合理公道。第四,社会富含利他精神,社会更容易建立更公平的制度。第五,利他的社会,本质是无异化的。
由于利他或道德是社会进步的真正动力,所以,社会经济发展,一定要重视道德建设,要大力提倡利他精神,对利己则要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进行严格约束,将其负能量通过制度约束转换为正能量。
二、“科斯定理”只具有短期局部均衡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哈里·科斯于1937年和1960年分别发表了《厂商的性质》和《社会成本问题》两篇论文,其中论文中的有关观点后来被一些人称为“科斯定理”。乔治·斯蒂格勒1966年首次使用“科斯定理”这个术语。
“科斯定理”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最终都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最优;第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效果,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有学者将前一种情况称为真空世界的“科斯定理”,后一种情况为真实世界的“科斯定理”。
仔细分析,笔者认为,“科斯定理”有两个方面的不足。其一,关于交易费用为零的假设,不具有现实意义。因为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在现实世界是不存在的。其二,产权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只具有局部短期均衡意义,不具有长期整体均衡意义。因为不管是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还是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公平都比产权清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