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商城县蜱类疾病频发
蜱在中国分布广泛。新华社曾报道,蜱病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等省,河南信阳是高发区。发病时间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每年的4-10月。
有专家介绍,信阳山区的蜱叫硬蜱泉沟,以血为食。这种扁虱蛰伏在浅山的草地和植物上,喜欢藏在茶叶的背面。信阳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的原产地,全市大规模种植茶叶。大部分茶农被蜱虫叮咬后腿上都有疤痕。
文章指出,自2007年以来,信阳商城县蜱类疾病频发。2010年7月,商城县突发大面积蜱叮咬致死事件引起全国关注——94.2%的患者为农民,年龄多在50岁以上,发病地点集中在浅丘地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当地分离并确认,这是一种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首次发现后被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被叮咬后,人最短在2至3天内发病,通常潜伏期约为1至2周。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和多器官功能障碍。此病轻者可自愈,重者常表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种疾病的死亡率为12.7%至32.6%。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没有特效药。有些老年患者,治疗不好的患者,经常发病,预后很差。
2011年,河南省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70例,死亡4例。所有病例均发生在信阳市,包括商城县32例(4例死亡)。这些患者均从事野外或山地工作,发病年龄多在40至80岁年龄段,死亡病例均在55岁以上。
为什么商场更严重?2010年《中国气象报》报道,该商场位于北亚热带北缘,盛夏季节的特点是“高温高湿”。当地多山地和丘陵地形,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水、动植物资源。此外,商场地处大别山北麓,日照少,为蜱虫生存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家属希望相关方承担一定责任
黄先生说,帮死者换衣服是出于对村民的情谊,但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他希望皇城的家人和相关医院能承担一定的责任。另外,也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蜱虫疾病的危害,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彻查此事。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沈海东对本报表示,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蜱类疾病相关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蜱类疾病现在按照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进行报告,医院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措施控制乙类传染病的传播,因此医院对于未能控制传染源存在“过错”。然而,其他村民的死亡或去世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病情恶化、未得到及时诊治、黄家的过错等。,属于“多因一果”侵权。那么,对于其他村民患病或死亡,医院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应当结合医院未能控制传播源的“原因”对其他村民患病或死亡的“结果”的参与比例,以及医院的过错程度来确定。
对于家属的法律责任问题,沈海东认为,如果经鉴定确认是在“帮助死者洁身、穿衣”过程中感染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由于村民是无偿提供劳务的“帮工”,“被帮工”应当在其过错范围内承担责任。如果存在无法认定的情况,只能根据其他客观事实进行推断,比如是否存在其他接触源等。
其次,要看皇城一家是否有过错。如果明知蜱病具有传染性,遗体上有传染源,又不提供安全措施或消毒处理,让村民近距离、深度直接接触遗体。显然存在过错,应当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具体补偿比例要结合村民和皇城家庭成员的过错程度比例来确定。
知名法律博主、上海中联(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晓鸣指出,从法律上来说,“被帮助者”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提供一定的补偿,但也要判断帮助的村民是否尽到“照顾”的义务,是否有保护意识等,这需要综合考虑两者。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指出,一般来说,感染传染病的病人和尸体需要特殊处理。医疗机构很少通知家属允许患者病危后返回家中。死后也要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为什么皇城病危后还能回村?
5月29日,本报致电信阳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工作人员说,蜱虫病不是接触传染的,重症可以回原居住地。对于皇城的情况,她表示不能透露病人的隐私。截至记者发稿时,该报未能与黄成的家人取得联系。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