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就是阳气的作用,阳气来源于脾胃对饮食的消化和吸收,并输送到人体的脏腑器官,有多余的就会贮存于肾。

脾的功能
脾五行主土,主湿,主运化,运是运输,化是把饮食化生为气血。运化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脾的运化功能就必须有足够的动力,就是阳气。
脾阳气充足,脾运化正常,把饮食物化生为气血,敷布到全身各个脏腑器官,
脾要在温热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如果脾凉了,比如过食寒凉,损伤脾阳,运化功能就会下降,从而引起脾化生气血的功能下降,造成气血亏损。脾主运输的功能总体来说运动方向是向上的,所以说脾主升清。因为人活着就是靠吃,靠饮食,所以说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就是指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了,如果脾功能正常,体内的水液代谢就正常,相反体内水液代谢就会出问题的,比如水肿。脾主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水液代谢缓慢,水饮痰湿,同出一源,但其形态及特性却有所不同。湿者,潮湿之气,无形之邪。水、饮、痰是有形之邪!
湿气,散之如雾,聚之成痰。积水为饮,饮凝为痰。水清、饮稀、痰稠。水饮痰湿的形成,论及形态差异,可概括为:“从无形到有形、从弥漫到聚集、从清稀到浓稠”。因此说脾为痰湿之源。

胃的功能
胃有腐熟食物和贮存食物的功能
饮食入胃,在胃中初步腐熟,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大肠,肛门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总体上说胃的功能是向下的,所以说胃气以下降为顺,如果肠道不通,胃气就会向上,因此可引起脘腥胀满,呕吐,不思饮食等症状。
从上所述我们知道了,脾气升清,胃气主降,脾升胃降才能斡旋中焦,使清升浊降,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体产生够的气血以充养全身,并把利用后的垃圾排出体外,使人体更健康。脾胃的升降功能正常是在阳气充足的前提下,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冰镇汽水饮料,啤酒,海鲜等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但是脾胃在消化这些饮食物时也是在消耗阳气的。
假如现在是18岁我们消化一只螃蟹要消耗1点阳气,吸收螃蟹的营养转化后产生10点阳气,这样我们就赚了,可是我们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脏腑功能的下降,我们体内的阳气逐渐不足,现在我们是40岁,这个时候我们在消化一只螃蟹要消耗12点阳气,吸收其中的营养转化为阳气才能得到6点,这样我们就陪本了,我们的肾是一个超级的蓄电池,像现在获得的阳气不如消耗的阳气多,那么不足的阳气就会从肾中涌出,以帮助我们的肮脏功能,因为根据个人体质的强弱不同,而食物的数也是不同的,随着年纪的增长,食物的数也在增长,消耗人体内阳气的数也在增长,当体内的阳气在也不能消化饮食物的时候也就是饮食物的数到头了,人们的脏腑功能也下降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时候人们就会有症状出现比如,尿酸高,血压高,血糖高等等。
所以说疾病是一个慢慢的积累过程,当积累的到了一定的数是就会爆发,那时在想起治疗时为时以晚矣。
内经上说,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预防和治疗
预防最主要是
- 忌口,不吃寒凉饮食,大家想想老话,冬吃萝卜夏吃姜,为什么夏天这么热还要吃生姜啊,古代夏天难道那么冷,要吃生姜来防寒?大家想想地下旅馆,冬暖夏凉,人体内阳气的升降出入和地下旅馆冬暖夏凉的意思是相同的,可是看看我们现在夏天如何过的,离开了冰镇啤酒,饮料了吗?离开海鲜了吗?空调,鲜奶,等等,现在可以说无处不凉,我们体内的阳气就是这样一点点的被消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