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被线上流量裹挟,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维护好评;代运营公司招聘好评写手,在灰色地带牟取暴利;大众点评则因自身商业模式陷入两难,间接纵容了这一现象
文 | 郑可书 刘以秦
编辑 | 谢丽容
致力于“呈现真实的评价”的大众点评,由于一条虚假优质点评产业链的逐步壮大,开始变得不那么真实。这个虚假优质点评产业链由点评官方、商家、代运营公司、好评写手共同制造,但呈现在普通消费者眼中,它显得真实、精致。
创立于2003年的大众点评,是一个标记、点评消费场所的UGC(用户原创内容)平台,2015年与美团合并。第三方数据机构艾媒北极星数据显示,今年5月,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1.58亿人。
今年5月中旬至7月初,《财经》记者对大众点评上点评的真实性进行调查。7月初,《财经》记者以开店咨询的名义,联系上两位负责对接商家的大众点评工作人员。其中一位表示,大众点评有官方合作的第三方代运营公司,可以帮商家“做评价”。她发来的截图显示,在点评官方的商家后台“美团开店宝”App中,“服务市场”一栏里,“代运营”选项中有一家公司提供“刷好评”服务。
另一位点评工作人员数次强调,可以花钱帮商家刷好评,但都是第三方代运营公司在运作,与点评无关。
深圳的一家中餐厅经理和北京的一家美甲店主,均向《财经》记者确认了可以通过大众点评来刷好评这一说法。美甲店主告诉我们,点评有官方合作的代运营公司提供刷好评服务,餐厅经理则告诉我们,通过大众点评的工作人员,可以联系用户来刷好评。
关于这个问题,大众点评相关负责人向《财经》记者回应称,平台上确实存在虚假好评的问题。不过,他们强调,“刷好评”行为破坏的是大众点评赖以存身的根基,平台一直在与“刷评”的黑灰产进行斗争。
该相关负责人向《财经》记者坦承,目前来看,治理效果没有让社会公众、平台用户满意。
同时,大众点评该相关负责人提到,为了更好地协助商家做好线上数字化运营,平台确实提供了认证的代运营公司供商家选择,并对这些代运营公司设立了明确的规范。但在线下实际运营过程中,的确存在一部分公司“一套人马,两个公司”的现象,一边是合法代运营,一边从事黑灰产生意。
《财经》记者通过对大众点评工作人员、商家、资深用户、代运营公司、刷好评中介等各方的采访发现,这是一个“皇帝的新装”式游戏:商家被线上流量裹挟,源源不断地投入资金维护好评;代运营公司嗅到商机,招聘好评写手,对接商家需求,在灰色地带牟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