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8的诱惑
V8可以在线下商户中横着走,甚至可以成为一部分人的谋生手段
钱林是大众点评的资深用户,自2005年就开始使用,每次找餐馆前总习惯打开大众点评看看,但很少写评价。有一次,他带朋友去一家有大量好评的“网红”烤肉店吃饭,发现口味、服务都与点评上标榜的不符。
他感觉被“好评”骗了,他很生气,并在大众点评写下长篇差评——这是他第一次在点评上写评价,他的差评并未让商家“反思”,商家在他的评价下面言辞激烈地“怼”了回去。
钱林猜想,商家不重视他的评价,是因为他的点评账号只有3级。根据大众点评的规则,等级越高,点评权重越大。最高级是8级,也被称为V8。拥有V8账号的顾客,几乎可以在一些店里“横着走”。
V8用户权重高,甚至会有商家、中介私下联系这些大V,谋求合作——给予免费体验机会或一定数量的佣金,让V8用户们为商家留下高星好评。
餐饮咨询顾问、知乎大V康健有七年餐饮实体、四年餐饮咨询从业经验,他回忆,2019年,四川乐山没有V6以上点评用户,当地的餐厅老板专程从成都组织V7、V8者,整车整车地拉到乐山,包吃、包住、包游,只为换取好评。
知乎用户“短腿小土豆”是杭州地区的点评V8,她在一篇回答中提到,“一个V8的差评可能要50个V5的好评来挽回,且会优先显示”,并提及,某家杭州甜品店开业当天,一批V8用户自发前往,用好评将其送进热门榜。
为了升级,钱林把写点评当做日常任务,一天写四篇,终于在一年以后,成功升至V8。之后,钱林再写差评,即便只是提出一个小缺点,商家也会客气回复,甚至发私信表达歉意,承诺下次再来,一定让他满意。
钱林说,绝大多数V8用户都“注水”过,包括发布不走心的评论、点评不值得评价的东西。
为了升级,他曾点评过肯德基,没话找话凑到100字,甚至写到店里一个孩子吵闹。发布之后,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想删;但删了,影响升级,最后还是没删。
有人甚至点评公共厕所。“装修得还挺好看的”,“洗手台有洗手液,这一点做的非常不错”“女厕分为三个部分,两个部分是入厕的,中间是洗手台”,还配上厕所内部的照片。
钱林认为,“注水”的根源是升级机制死板。一个用户每天能获得的贡献值是有上限的。为了快速升级,钱林对照获取规则,一个个完成任务,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成为V8。而身边一位朋友,玩了11年大众点评,就是因为不“注水”,也不太爱写,最近才升到V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