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用心运营大众点评,并不等同于获得数据和客流。深圳某高档中餐厅经理告诉《财经》记者,他们店于去年开通大众点评后台,花费几千元购买辅助线上门店装修的“商户通”服务。一开始确实为店铺带来一定流量。
买了流量还不够,用户点评也需要维护。最开始,店里组织员工刷好评,评分一度达到3.89分。点评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告诉他们,单靠自己刷分不现实,若操作过于频繁,易被过滤、封号。她向他们推荐“免费试”服务,可以招徕高等级用户写好评。组织一次,商家除需自行承担食材费用,还要额外付给点评几千元。
考虑到投入产出比,他们没接受。
后来,有两名顾客给店铺写了差评,员工刷上来的评分,一下就掉了回去。老板一气之下,决定不再运营点评。他相信,菜好吃就行,“这些线上的东西都是假的”。该店的主力消费人群,是VIP顾客,一般不刷点评,停止维护点评对生意的影响不大。
餐厅现在的分数是3.4分,在大众点评上,这算比较低的分数。目前来看,决策没什么大问题,影响确实不大,但长期影响如何,没人敢打包票。
从此,每次看到4分以上的餐厅,这位经理本能的第一反应是:“应该花了很多钱。”
北京的美甲店主赵玲则绕过官方,用另一种方式组织了“免费试”。她的美甲店位置隐蔽难找,藏身于一家写字楼的地下,几乎没有任何自然人流量,只能依靠点评带来的线上流量。
为了维护赖以生存的好评,她找到一家刷单中介,委托其招聘点评写手,来店免费体验,并写五星好评。她告诉《财经》记者,店铺搬迁前的位置比如今优越,那时他们还不用点评;现在依靠点评,生意反而比从前好。
代运营公司嗅到商机
不同类型的代运营公司几乎无所不能,你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它们都能搞定
根据赵玲的需求,中介在写手QQ群进行招募,并为参加者撰写一条200余字的说明,提出要求:“首先在大众点评搜索‘护肤’定位xx区,找到店铺,切勿直接搜店名”,“提前浏览周围美容店不少于三家,并浏览收藏本店铺”。
写手到店后,赵玲会为其做美甲,让其在大众点评团购该服务,团购费于当场返还。最后,写手需要为店铺写一条百字以上、至少三张配图的五星好评。
“刷好评”只是这些中介的基础业务,他们为商家提供的服务不仅仅是招募写手。在淘宝上搜索“大众点评”,能找到大批“代运营”店铺。商品的名称中,“店铺装修”“托管”“探店”“大V”等词语高频出现。其中一家公司在详情中,声称自己已服务2000+商家,针对销量问题的烦恼,他们“将提供最实效、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5月中旬,《财经》记者以商家的名义咨询,与该代运营公司一位名叫李佩的人员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