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招股书中并未披露此次募资金额和出售股份比例。
从招股书中可以看到,滴滴的新故事是海外市场和自动驾驶。这两个市场的增长确实有不少空间,但随之而来的也是新的挑战——海外市场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出行平台的竞争;而自动驾驶业务,目前还只是个故事。
国内出行市场趋于饱和
滴滴已经是网约车领域的第一名,但这个市场增长空间有限,甚至出现了萎缩趋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0年,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经历了一个以2019年6月为高点的抛物线趋势。2017年7月,中国网约车用户就达到了3.08亿人,到2019年6月,这个数字达到了4.04亿人,但是此后一年多时间,用户规模开始出现萎缩趋势,2020年3月为3.62亿人,到了2020年6月,数字再一次跌到了3.4亿人。

根据滴滴公布的招股书数据,今年一季度,滴滴在中国市场有1.56亿月活跃用户,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滴滴中国共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全球年活跃用户是4.93亿。值得注意的是,滴滴公布的3.77亿活跃用户超过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的该节点中国总用户数。有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分析,有可能是二者统计口径不同。
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平台Uber今年一季度的月活跃用户近1亿。此外,今年一季度,滴滴收入64亿美元,Uber是29亿美元。
Uber最新市值是900亿美元,不少投资人分析,滴滴上市后市值将突破1000亿美元。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虽然滴滴的用户数和订单量都超过Uber,但交易总额低于Uber,今年一季度,滴滴交易额是95亿美元,Uber是195亿美元,是滴滴的两倍。
滴滴并未披露公司的整体估值,但分别披露了各子公司的估值,其中,自动驾驶公司最新估值34亿美元,滴滴货运最新估值28亿美元,青桔单车是19亿美元,橙心优选是18亿美元。
滴滴的国内出行业务已经实现盈利,但其他业务还处于重投入阶段,尤其是自动驾驶。招股书提到,滴滴需要持续保持对用户和司机的吸引、留存。用户与司机是紧密关联的,用户减少,司机就会减少;司机变少,用户也会流失。
目前,网约车领域除了滴滴,还有首汽约车、哈罗出行、嘀嗒出行、T3出行以及大量车企推出的出行App,百度、高德通过地图App关联的网约车业务。
可以看出,国内出行市场增长乏力,滴滴希望通过开拓海外市场来维持出行业务增长。
滴滴已经在全球4000多个城镇布局了网约车业务,此次IPO后,募资的30%将用于拓展国际市场。目前,国际市场上,Uber、Lyft是欧洲、美国的主要玩家,还有东南亚网约车平台Grab、Gojek,印度网约车巨头Ol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