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大豆食品具有抗雌激素和雌激素样的特性,仿佛一把"双刃剑"。是否应建议诊断患有乳腺癌的妇女多吃或少吃大豆食品,特别是那些接受激素治疗作为癌症治疗策略(如乳腺癌)的妇女,这仍然是有争议的。2017年6月,根据最新流行病学分析的结果,高剂量膳食摄入的异黄酮(主要在大豆中发现的化合物)似乎与诊断为乳腺癌的女性的全因死亡率呈现负相关。该研究由美加两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完成,发表于新一期的《Cancer》上。

实验设计|在6235名的乳腺癌妇女中,研究人员检查了饮食异黄酮(大豆中主要植物雌激素)摄入量与全因死亡率的关系。饮食摄入量采用问卷形式完成。在随访113个月(约9.4年)后,发生了1224例死亡。
主要发现|饮食异黄酮摄入量最高与最低的妇女相比,全因死亡率降低了21%(每天1.5mg versus 每日0.3mg,p=0.01)。但是,高剂量异黄酮摄入与降低死亡率风险之间的联系似乎仅仅局限于激素受体阴性(negative for hormone receptors:即肿瘤表面同时无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肿瘤患者(p=0.006)和未接受乳腺癌激素治疗的妇女(p=0.02)。

以下为文章第一作者
Tufts University的
Fangfang Zhang教授
接受HemOnc Today采访的
精华摘录

▲ 图片来源|nutrition.tufts.edu
“在人口层面上,我们看到异黄酮摄入与某些乳腺癌妇女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具体情况下,作为整体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可能考虑进食更多的大豆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