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的味道实际上太阳光在中原这种气候地质条件下能量从味道维度方面的呈现,黄的颜色则是能量从颜色维度上的呈现。人体的脾脏系统是太阳光在中央的这个振动频率和波段的作用产生的。“思”这个字依然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特点,是“心”在“田地”方位的状态。嘴巴能尝出食物的味道其实是脾运化人体津液的结果。如果脾虚,身体贮存津液的能力就会不足,时常就会口干舌燥没胃口。中央地区的地域特征,以及人体呈现出来的五脏六腑的结构、外形、性格特征以代表“包容”和“转化”内涵的“土”元素为本质特点。传统的中原汉族人的长相特点,以黄皮肤、五官方正为典型特点。
在《阴阳二十五人》中说:“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中国的西方由于比东方更晚见到太阳,西方由于海拔高、属于内陆水分较少的地区。相比东方,气候比较冷燥清凉。冷燥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一股自上而下的负高压,有利于大气的肃降而不利于植物的生长。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西部地区的春天很短,寒冷凉燥气候条件偏多。这样气候条件使得西部地区地面的植物偏少,而岩石居多。

人体的肺系统是冷燥的气候条件形成的。西方地区的地域特征,以及人呈现出来的五脏六腑的结构、外形、性格特征以代表“肃降”和“宣发”内涵的“金”元素为本质特点。从人体五行转化的功能可以看到,水、木、土三种元素都是从左边上升的,而火和金两种元素是从右边主管肃降的。自然界包括人体正是因为有了升降运动才导致了生命的存在。
从身体上我们可以观察到,人体的肾、肝、脾三条主要经络的运行方式正是从脚上升到头顶的。类比自然界,这三个经络系统通过水、木、土的运转将水分向人体上部运转以滋润人体。而心肺系统的运作则通过血液循环和肺的呼吸肃降将水分导入到肾脏和大肠排泄出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