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人不承认抑郁症这种疾病的存在,习惯于把抑郁症污名化,把它和性格缺陷,甚至是矫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抑郁症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与一个人的所处时代、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富裕程度没有太大关系,反而是那些他/她不能控制的因素——一个是生理,一个是社会环境,影响最深。而这两个因素,又影响了他/她的心理因素。
所以,抑郁症并不是被惯出来的,也不是“作”出来的,它就像是我们得了一场感冒一样,是一个多数情况下不能自我控制的事情。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谈如何面对抑郁症的人群。
一位喜剧演员曾在Ted演讲上,根据自己亲身经历,提出了和抑郁朋友打交道的4个建议。
第一,不要用“过去了就好了”这类的话安慰他们。
告诉他们“过去了就好了”,和像对癌症患者说“过去了就好了”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作用,反而会增加他们和你的隔阂。
第二,不要试图拼命治愈抑郁症患者。
有些热心人会想方设法鼓励抑郁症的朋友走出来,不停地嘘寒问暖、搞热闹的派对、甚至带他们去吃甜品。事实上,当你努力试图治愈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他们反而感觉压力更大了。
第三,用正常的口吻和他们说话。
抑郁症不会减少抑郁症患者和人交流的渴望,只是弱化了他们沟通的能力。很多人在面对抑郁的朋友时,说话会格外小心翼翼,或者故意用一种比较悲伤的口吻,这样对方会感觉更加难受。
第四,让他们参与到你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邀请他们帮你一点小忙,帮你搬家或者做饭。有些人会误以为抑郁症患者会更喜欢独处,事实上,他们更希望自己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

做一个“有点用”的普通人就可以了
其实,做到这些其实并不难,回归到一点,就是要让他们和你平等起来,不把他们当做特殊的人群来看。不把他们当做“作”、“被惯出来的”、矫情的个体。同时,也不要动不动就把一些不是抑郁症的情况,强安上抑郁症的名头,这才是真的“作”。
参考资料:
1.王立铭《抑郁症医学课》
2.安东尼·斯托尔《丘吉尔的黑狗》
3.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